53自然发火及煤尘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自然发火及煤尘防治

自然发火防治及煤尘防治 一、防治煤层自然发火 1、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容易自然发火的地点 2、煤炭自燃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煤炭自燃的早期识别和预报 4、煤炭自燃火灾的预防措施 5、矿井发生火灾时的行动原则和灭火方法 6、火区的管理与启封 1、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容易发火的地点: 1)矿井火灾的分类: 什么叫矿井火灾?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通风机房失火或井下输送带着火、煤炭自然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 导致矿井火灾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热源、可燃物和空气。火灾的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存在,且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火灾,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矿井火灾就不能发生。 矿井火灾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大类。外因火灾是指某种外在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火灾,如电、气焊,电气设备、放炮、瓦斯煤尘爆炸等原因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是指煤炭或其它可燃物自身受到某些作用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火灾。在此,只对内因火灾即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做以绍,对外因火灾不再介绍。 2)容易发火的地点: 据对我公司中部五矿1959~2004年所发生的553次煤层自然发火事故发火位置的统计。主要在以下六个地方容易发生煤炭自然发火:。 (1)地质构造带。包括断层、褶曲、破碎带等。该类地区由于煤层受张拉、挤压影响,裂隙大量发育,煤体松碎,吸氧条件好,氧化性能高,易于发生自然发火,其发火次数约占总数7%。 2)煤层巷道冒高处。因冒顶后充填不严,或施工质量差造成 “封闭和半封闭型”漏风,供氧条件较好,但散热性能差,热量积聚后容易发生自燃,其发火次数约占总数的8%。 (3)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和开切眼、停采线附近,以及开采层采空区内。由于这些地方供氧连续充分,且持久,加之破碎煤体最多,所以发生自燃火灾的次数最多,其比例高达51%。 (4)掘进巷道的顶部,尤其是近距离煤层的顶层煤和采空区下掘进巷道顶部与采空区相连通的高冒区,自然发火现象比较多发;有时在阶段煤柱或上下山煤柱底部送巷,也会出现自然发火灾害,这类自然发火约占矿井自然发火总次数的15%。 (5)通风设施附近巷顶及周边煤体。由于通风设施(主要是风门和闭墙)的两端存在着风压差,当其巷顶及周边煤体封闭不严,存在裂隙产生漏风时,容易造成自然发火。该类发火的发火次数占总数的13%。 (6)独头巷道、旧巷冒顶处和溜煤眼及联络巷等处。在矿井自然火灾中,该类发火次数约占总发火次数的6%。 2、煤炭自燃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煤炭自燃的发展过程 煤炭并不是一暴露于空气中就能自然发火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根据研究与观察,煤炭自然发火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 煤在低温情况下与空气接触时,吸咐空气中的氧,而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羟基,并放出少量的热。这一阶段既观测不到煤体温度的变化,也体验不到周围环境温度的上升,故又称该阶段为潜伏阶段。 (2)自热阶段 经过潜伏阶段之后,煤的氧化速度加快,发热量急剧增加。如果热量来不及散失和导出,就会是煤的自热加速,不稳定的氧化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继续升高,据研究,煤的温度每升高10℃,氧化速度就增加2~3倍,当超过自热的临界温度(60~80℃),煤温上升速度急剧加快,氧化进程加速,开始出现煤的干馏,并生成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这时的特征是: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加,煤中的水分被蒸发、空气的温度升高并出现雾气,支架及巷道壁上有水珠,这个阶段叫煤的自热阶段。 (3)燃烧阶段 如果煤的自热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着火温度 (300~500℃)时,就会发生燃烧现象。此时,生成水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同时一氧化碳大量增加,出现烟雾及特殊的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节油味)等。当温度达到800~2000℃时,煤的燃烧可出现明火。 2)影响煤炭的自燃因素: 煤层容易发生自燃,除自身具有自燃倾向性外,煤的化学组成、物理组分、存在的物理状态(粒度等)、裂隙发育程度、煤层赋存条件、以及地质、开采方法等,对煤的自然发火都有影响。 (1) 煤的化学、物理组分及其特性对煤炭自燃的影响 煤的变质程度。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自燃性就越强。褐煤最易自燃,烟煤次之,无烟煤一般不易自燃。在烟煤中又以变质程度最低的长焰煤与气煤较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