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与自然 社会可持续发展 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与自然 社会可持续发展 2课件

人与自然、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一)人口与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 大致达到时间 每增10亿所需年数 10亿 1800年 近300万年 20亿 1930年 约130年 30亿 1960年 约30年 40亿 1975年 约15年 50亿 1987年 约12年 60亿 1999年 约12年 70亿 2011年 约12年 ;;2、中国人口 1949年4.5亿 现在13亿多 到2010年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到2020年要控制在14.5亿左右 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将净增800-1000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资源、环境问题 1、世界资源、环境 1)资源问题 “地球所能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填满每个人的欲壑”(甘地) a. 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能源资源 e.海洋资源 ;2)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环境问题的表现: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淡水供给不足;生物多样性锐减。 2.中国环境、资源问题 1)资源不足:土地人均1/4;水1/4;森林11.7%;能源资源: 石油8.3%,4.1%,铜矿5.5%,铝9.7% 2)环境恶化: 水、土地、空气;二、可持续发展 1981年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1987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一、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建设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 第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 第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必须可持续利用。; 第四、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根治全球性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生态平衡。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维护生态平衡。 第六、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抑制不合理需求。 ;三、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 重大创新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十六届五中 全会进一步强调 ,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我探索自己的路,是从论十大关系开始的。” 邓小平-----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 历史性飞跃 江泽民-----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胡锦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