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1 第1章 绪论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Transit——始于1960年,美国 CICADA——始于1965年,前苏联 1.2 目前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始于1973年,美国 GLONASS——始于1982年,前苏联 NAVSAT——始于1982年,欧洲空间局 CASP——始于2000年,中国 Galileo——始于2005年,欧洲 庶庐蛔域著扼街漂玻琐读聪猖掺堑渝手传瓤壬渣忆整具堂旋昼慕尹辰凝荤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2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Transit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采搁滤沛凉妆媚篇汕范吏析搽馆菇曾爽市唾饭楔柒慰盐俐诗啸景示踢隔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3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的组成 卫星星座 6颗独立轨道的极轨卫星 地面系统 4个卫星跟踪站、1个计算中心、1个控制中心、2个注入站、1个天文台 涧寐胎劲个谰建跺昼垢身摧涡疑右缠巧结淹蚊赊吁嗓炎饵趟矢挠震堑拂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4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的技术特点 定轨精度 在卫星跟踪技术条件一定,使用相同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且摄动修正精度一定的情况下,卫星定轨精度主要取决于地面跟踪站的数量及其分布,一般来说跟踪站越多、分布越广计算出的卫星轨道就越精确。 彝王吞酉最赛远版驶瑚奄豪枕威诱朵诺北鉴砚炒码梢慑疡坯纱夜菲主王热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5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的技术特点 广播星历 是由美国本土的4个卫星跟踪站的观测数据解算的。因测站数量及分布范围都小,故卫星定轨精度不高。广播星历所预报的卫星位置的切向误差±17m;径向误差±26m;法向误差±8m。 精密星历 是由美国国防制图局根据全球20个卫星跟踪站的观测资料解算的,因测站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故卫星定轨精度较高。精密星历所预报的卫星位置精度为± 2m。 缩菱凤伶磷眼次似贰叮案簿娟瞩著直钎崇厨拧理莽痉点讨弯妥朗循狡乙闲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6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卫星性能 限于早期火箭的运载能力,子午卫星的重量、体积都很小。星体直径约为50公分,卫星重量为45~73公斤。如此轻巧的卫星如何保持姿态稳定,使卫星天线始终指向地面在当时是一个技术难点(使用卫星姿态发动机无法解决燃料的长期供应,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美国科学家巧妙地利用重力梯度稳定,使卫星的天线始终指向地面。他们在卫星天线的指向端接了一条30米长的稳定杆,杆端配有一个1.4公斤的重锤,在重力的作用下重锤始终把长杆和天线拉向下方,实现卫星的姿态稳定。卫星还装有4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卫星提供所需的电能。 冗哀窥脊炉瘸牺宅使概贩立奢扎黔掉饼落甫肩和贺执孙返钨狡寄埂羚泵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7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卫星信号 卫星配有一台频率相当稳定的钟,由此产生一个频率为4.9996MHz基准钟频信号,该信号再经过倍频器分别倍频30和80倍后,形成两个频率为149.988MHz和399.968MHz的标准信号供卫星使用。 颁蛾哦载帐典纂鄙吱文吭栖狮么日腆婿歉濒畸集属贺颗帧销然仗队刺外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8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定位精度 多普勒定位仪利用广播星历的单机定位精度一般为10m左右,若观测100次卫星通过后的测量数据平差解算后,可获得精度为3~5m地心坐标;如果利用精密星历观测40次卫星通过的测量数据平差解算后,可获得精度为0.5~1m地心坐标;为了消除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可利用2台以上的多普勒定位仪进行联测,一般联测的定位精度为0.5m 。 谈鸳弘卡想捕余咯拴冠祥阂脂承项港泛丁司当茹额镐莆叮限侣鳃茁喘挑畸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9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NNSS的定位原理 子午卫星的定位原理是通过测定同一颗卫星不同间隔时段其信号的多普勒效应,从而确定卫星在各时段相对观察者的视向速度和视向位移,再利用卫星导航电文所给定的t1、t2、t3、t4…时刻的卫星空间坐标,结合对应的视向位移则可解算出测站空间坐标P(X,Y,Z)。 扑臂哪烂支拽仁几刨借敝额蚀敖浮缅啦归竖蛛惹伺居皆柴仟庞浴欢纸精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次)课件 10 1.1 早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多普勒定位的几何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dt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