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误导人们的几个热处理问题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重误导人们的几个热处理问题 严重误导人们的几个热处理问题(1) 1. 真空加热有淬火增碳? 在分析真空热处理工件增碳现象时,有两种误解:第一,认为是工件在淬火油中增碳;第二,认为是加热热室的石墨件造成增碳。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这两个原因,而是加热热室的清洁度不高,有大量淬火油在工件进出炉、料筐污染、送料小车进出带入热室,残留在热室冷壁上,加热时形成挥发性还原气氛,对工件增碳。 除了在1050℃高温以上的温度直接入油外。 1050℃以下的加热工件油淬火时,稍做预冷入油不会形成明显的增碳现象。 对加热室的石墨件等对工件的增碳情况,也不能排除,但是完全没有残留淬火的气氛严重。 真空加热淬火的增碳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淬火油污染炉膛的原因,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油中淬火或石墨件的原因! 2. 真空热处理(淬火)变形小? 在热处理变形中有两个概念:组织变形和形状结构变形。研究所得的结果是:真空热处理比其他炉型热处理获得同样组织和硬度时,变形最小。即:组织变形最小。 对于形状结构变形,真空热处理往往不如其他炉型的热处理变形小,其他炉型的热处理,例如淬火,很容易采用分级、等温、炉外校直等方法来控制变形量,真空淬火由于这些功能的不完善,有时反而会增大。 这两个概念的混淆,给人们的印象是:真空热处理变形小,这是错误或不全面的理解! 3. 回火色与温度有关? 回火之后钢的表面呈现一种氧化膜的颜色,称为回火色。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回火色判定回火温度。回火色随温度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回火色大体判定回火温度。但是回火色还与回火时间有关,通常都以5分钟时间为准。 碳钢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以5分钟为准,表面色泽如下: 淡黄色:200℃; 草黄色:220℃; 褐 色:240℃; 紫 色:260℃; 蓝紫色:280℃; 深蓝色:290℃; 蓝 色:300℃; 淡蓝色:320℃; 蓝灰色:350℃; 灰 色:400℃。 不锈钢的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 淡麦黄色:290℃; 麦 黄 色:340℃; 淡红棕色:390℃; 淡 红 色:450℃; 淡 蓝 色:530℃; 深 蓝 色:600℃。 低合金钢的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 淡麦黄色:225℃; 麦 黄 色:235℃; 淡红棕色:265℃; 淡 红 色:280℃; 淡 蓝 色:290℃; 深 蓝 色:315℃。 但是在很多资料中,只是仅仅提到色泽与温度的关系,忽略了时间这个关键前提,同样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最终的色泽会偏向更高的温度色泽。往往会造成实际温度的误判。 严重误导人们的几个热处理问题(2) 4.模具失效热处理占高比例? 国内外关于模具早期失效原因的统计数据: 失效原因 日本的统计数据 % 上海地区的统计数据 % 模具材料质量不好 7 17.8 模具设计不合理 10 3.3 热处理工艺不妥 44 52 模具加工方法不好 7 8.9 对模具材料性能缺乏认识 5 模具材料下料不当 3 模具材料选择不当 3 模具使用条件不好 7 11 锻造工艺不妥 7 其他方面 14 这个数据列表说明的是对以往事故的统计结果,在对未来事故的预测上是不适用的。就是说对明天的某个模具失效的原因判定,不能就此认为模具失效的原因热处理占44~52%。而是要针对性的做分析。这个统计数据误导了不少人,让人们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认为模具失效就是热处理问题。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5.我的锻造尺寸合格,热处理质量问题与我锻造无关? 锻造工序是为了消除材料缺陷,改善组织形态,提高材料性能。节约机械切削加工量,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当今的锻造者把“消除材料缺陷,改善组织形态”忘的一干二净,仅仅在保证锻造尺寸上“下工夫”,全然不顾提高材料性能方面的要求了。更令人惊叹的是有些材料通过锻造工序,不是提高了材料性能,反而把材料的性能搞坏了。锻造者不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