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收藏史话.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收藏史话

文津流觞十周年纪念刊【总第 36 期】 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收藏史话 陈红彦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明解缙等奉敕编纂。解缙(1369-1415),字 大绅,又字缙绅,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进士 ,居官累迁再谪,终死于狱,追谥文毅。 著有《宋书》、《文毅集》、《春雨杂述》等。总裁《太祖实录》,永乐二年(1404)曾进翰林 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朱棣以古今事物散于众书,不易检阅,欲将经 史子集诸家之书,析类辑为一编,而以韵统之,便于考索。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七月 命解缙主其事,一百四十七人参与编纂,于次年十二月完成。帝嫌其未备,又增派姚广孝、 刘季篪等人同主其事,配副总裁若干人,参与编校、誊写者三千余人,至永乐六年(1408) 冬成书,赐今名。 此书收存历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正文 22877 卷,凡例和目录 60 卷,装成 11095 册。 总字数约在 3.7 亿字左右。书以单字为目,以《洪武正韵》系字,每字下先注音、文,次录 各韵书、字书所注反切、释义,再列该字楷、篆、隶、草各体,最后分类汇辑各书中与该字 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词典故、杂艺等各项记载。凡单字注释、引文之书名、 作者,皆用红字写出,非常醒目。成段或全书采录文献则一字不改,甚为完整。宋元以来的 佚文秘典搜集颇多。清人从中辑出佚书数百种,收入《四库》仅 388 种,4926 卷,列入“存 目”者又百余部。 《大典》原书仅抄一份,迁都北京后,移贮文楼。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为防大 典被毁,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照原本重录。重录本于隆庆元年(1567)告成,与永乐正本的 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正本原藏文渊阁,副本藏皇史宬。 在明朝,《大典》深藏内府,民间不得窥视,一般官僚也无缘寓目,因此,有关《大典》 的猜测也很多。明亡之后,永乐正本不知下落,可能在明末毁于兵火。嘉靖重录本在清初也 不知下落,康熙年间,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家档案库皇史宬发现了重录本,已佚不少。 雍正年间,《大典》重录本又转移到翰林院敬一亭。由于当时管理不善,《大典》又有丢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文明古都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位 于东交民巷的翰林院,靠近使馆区,已沦为战场。对《大典》来说,这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陈红彦,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104 收藏源流 敬一亭被毁,《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幸存的残本或被侵略者作为战利品劫掠而走,或 被国内一些懂得此书价值的人翻检拾走。以后,外国侵略者还从一些书商、收藏家手中收购 《大典》。最后,翰林院仅剩的六十四册被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清末大臣陆润痒运回 府中。 清末筹建京师图书馆,学部提议将翰林院残存的《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庋藏,但未及 办理。1912 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 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咨请国务院,将翰林院所存 《大典》残本送归教育部,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获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当即派员前往陆润 痒处,将 64 册《大典》运至教育部。除 4 册置于教育部图书室展览外,另 60 册送往京师图 书馆,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批《大典》。《永乐大典》是汉文古籍中最珍贵的类书,孤 本秘籍,佚而仅存,弥足珍贵。《大典》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书中 辑录的许多珍贵的书籍已经失传,多赖此书才能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大典》的毁灭, 不仅是中国学术的重厄,也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 京师图书馆在细心整理,妥善保护这 60 册《大典》的基础上,四处征集,广为搜罗, 其间,京师图书馆几易馆名,但《大典》的收藏工作却从未停止过。到 1934 年,馆藏《大 典》已达 93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