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采(放)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介绍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起吊硐室起吊、装车、捆扎安全措施 (1)起吊用的40T刮板链、连接环、挂钩、卸扣完好无损。 (2)拉手拉葫芦人员必须配合好,同起同落,防止起吊物偏斜。 (3)起吊时,必须设人监护,防止他人进入起吊区域。 (4)捆扎用的紧固器、手拉葫芦必须保证完好;捆扎用的绳扣无死弯、断丝;所有工器具使用前,都必须认真检查。 (5)装车设备必须符合巷道的运输要求,严禁超宽、超高;所装设备中心必须与平板车中心一致,防止设备偏重。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单体液压支柱安全措施 (1)支柱时要两人配合作业。一人将支柱对号入座,支在实底上,并抓好支柱手把,另一人扳动注液枪手把升柱,注液枪插入阀嘴前,应先用注液枪冲洗阀嘴。 (2)注液时要缓慢给液,使单体缓慢上升。 (3)必须2人以上扶住单体,防止偏斜。 (4)禁止使用漏液或失效的支柱,禁止用不正当的方式处理漏液的三用阀。发现单体泄液时,必须立即更换单体。 (5) 支柱时,应将三用阀嘴朝向老空区。 (6)支柱必须达到规定的初撑力,才能停止注液。 (7) 支柱工用手抓支柱时,应使掌心向上,防止升柱过程中顶板掉落小块矸石砸伤手背。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供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1) 电工必须佩戴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2)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更换。井下电器设备严禁出现失爆。 (3)电器设备必须摆放在无淋水处。 (4) 严禁甩掉各类电器综合保护装置。检修设备时,必须将电源从控制开关处断掉,并在隔离开关手把上悬挂“严禁送电”标志牌。 (5)电器设备局部接地装置必须齐全。 (6) 严禁带电移动、拆装、检修电气设备和线路。 (7) 从事检修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前一级开关电源,实行机械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标志牌。送电时指定专人送电。禁止不联系盲目送电。两组人员在同一供电系统上工作时,要分别挂停电专用牌,要互相联系无误后方可送电,严禁约定时间送电。 (8)停电检修时,必须测量作业环境周围气体情况,瓦斯浓度必须低于1%情况下方可作业。 (9)检修电器设备时,必须用与电压等级相符的试电笔验电,确认无电后,进行放电。 (10) 工作面供电系统电缆悬挂必须整齐,四线分开,不得有落地、挤压、掩埋现象。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井下电焊及气割安全措施 (1)穿戴、使用好劳保用品。 (2)清理工作环境现场,不能有易爆、易燃物体。工作结束后,在作业地点洒水以消除明暗火源。 (3)电源线和电焊钳线绝缘良好,接头牢固。气带无死弯、破损、破皮等。 (4)氧割焊作业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熄火时顺序相反。 (5)敲打焊渣时,不可用力过猛。 (6)清理工件表面焊接处的腐蚀层。 (7)氧气和乙炔瓶的放置位置必须离可燃物10米以外,氧气和乙炔瓶分开放置距离5米以上。 (8)工作结束后,关好气瓶阀门,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严格执行井下电焊及切割报告制度,瓦检员和安全员监督全过程。 (9)作业前,必须由瓦斯员检查气体,确认气体正常,并得到允许后,方可作业。 (10)易燃、易爆的场合下以及焊接压力容器时,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有专人定时撒水,符合作业条件时方可作业,在容器内作业时,必须在容器外设置专人负责联系事宜。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液压系统安全措施 (1)泵站及液压系统由泵工、班长负责,严格执行班、日、周检。 (2)泵启动前,首先检查各部零件有无损坏,各连接螺丝是否紧固齐全,润滑油位是否正常,泵箱油质、油位、各种保护装置齐全,否则严禁开机。 (3)泵启动前应先放液,确认无气体后,方可开机。 (4)打开手动卸载阀启动泵,注意听、视、观察泵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泵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5)非泵工人员不得任意调泵,泵工不得任意脱岗,要做到每班加乳化油,定期停泵检修,不得任意停开泵。 (6)泵的卸载阀、安全阀整定值不得随意调节。 (7)加强泵及其系统的卫生管理,泵水箱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各种胶管,元件应保持清洁,泵水箱筛网要坚持使用,严禁泵水箱盖随意打开。 (8)总进、回液管必须悬挂整齐,不得与电缆混挂,以防磨损电缆。 (9)换总进、回液管时,必须停泵,换任何液压元件时,禁止带压操作。 (10)乳化液浓度保证3—5%。 (11)严禁随意调节泵站压力,预防爆管路伤人,泵站出口压力不得小于30Mpa。 (12)管路支架的连接必须使用正规“U”型卡子固定,严禁插“单脚销”。 4.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处理车辆掉道安全措施 (1)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检查车辆行驶路线上的轨道的情况,并将轨道和巷道的杂物清理干净,使行驶路线畅通。运输前,必须认真检查轨道,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扣件必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