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玩植物教授丁清泉记录刘翠薇解说员的战场在野外而非教室里.docVIP

童玩植物教授丁清泉记录刘翠薇解说员的战场在野外而非教室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玩植物教授丁清泉记录刘翠薇解说员的战场在野外而非教室里.doc

童玩植物 教授:丁清泉  記錄:劉翠薇 ◎解說員的戰場在野外而非教室裡。 ◎自嬰兒期和你笑時,他就是在【玩】了。「玩遊戲」更是人類最純真的需求。 「勤有功,嬉無益」的觀念,代表成人認為【玩】與【學習】互不相容。幼兒隨時在【玩遊戲】中學習,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幼兒期都藉著【玩】來學習社會行為與求生本能,在【玩】中學習,【玩】是一種愉快的經驗。 ◎狹義的『童玩』就是兒童玩遊戲的工具,廣義的『童玩』指的是兒童遊戲的工具和遊戲的形式及內容。 ◎只要是可以玩的都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當自己完成一項童玩,開始把玩時,那種快樂、興奮的感覺,是很難用言語去形容的。小時候父親教做竹笛,在印象中這竹笛是一枝神奇的竹笛,父親在外地工作,想念他時,只要吹起竹笛,隔一兩天父親就回家了。 ◎童玩,不管古今中外,都是琳瑯滿目,有些隨著時代變遷而推陳出新,有些則歷久彌新,不會被淘汰,或只是形態、玩法改變。例如陀螺,早期有木製、現代則有戰鬥陀螺。民國卅、四十年時期的童玩是彈珠、翁仔標、彈弓、風箏,現在的孩子則不同。不同的時代和地區,也有不同的童玩和不同的玩法。 ◎台灣地區童玩的變化四個時期: 1、農業時期:竹蜻蜓、彈弓、竹管槍、竹笛、竹搖響、風車、滾鐵環、彈珠、七巧板、風箏、毽子、陀螺。 2、農工業過度時期(少進口物品):積木、抽抽樂、翁仔標、寶刀、橡皮筋、翻紙花、特殊陀螺、撥浪鼓、竹蟬、萬花筒、日月球。 3、近代工業時期(民70-80年左右):拼圖、扯鈴、現代花燈、鐵皮玩具、射擊童玩、電動模型、機械模型玩偶。 4、現代電子時期(和電子產品有關):電視遊樂機、電子寵物、電動模型玩具、多媒體通訊設備、掌上型遊樂器、電腦遊戲。 ◎製作的材料區分: 金類:鐵皮玩具、 滾鐵環等。 木類:竹笛、竹搖響、竹槍、翁仔標、布偶、陀螺、草編。 水類:打水漂、打水仗、水槍等。 火類:玩具槍、沖天炮、仙女棒等。 土類:陶偶、陶笛、扔沙袋等。 化合物類:塑膠娃娃、皮球、橡皮筋 ◎童玩跟人的關係 1、與時代變遷有關: (1)和社會背景環境關係密切早期物資缺乏,外國玩具進口不多,大都就地取材自己製作,由於遷就材料,童玩並未完全普遍流行台灣各地。 (2)重要性隨著社會變遷有重大的改變,早期的童玩大都自己做,在 DIY 的過程中,可以贏得同儕的認同,訓練解決問題能力,和同伴之間的互相學習等,也就是邊玩邊學習;現代因為市場的競爭,使玩具多樣化,小孩只要看說明書就可以了,久而久之,缺乏研究的精神,喪失了原本童玩應有的重要性! (3)和社會變遷是互相影響的:以前童玩是自己做的,所以能享受到 〝做童 玩〞的樂趣和人與人的互動, 較屬於精神層面。而現代的童玩,只 要有錢就可以得到,較不珍惜,也較無法得到成就感,是屬於物質層面的。 2、童玩與童謠俗諺:簡單明瞭又記得牢(台語發音) 童謠是兒童的歌謠,不只唱唱跳跳;是語言與音樂藝術相結合,啟發童心,培養兒童人格與氣質。童謠分為:趣味性、數序性、遊戲性、幻想性等,伴隨著孩童在遊戲中出現,其中以遊戲性的歌謠最特別! 流行於光復初期,孩童邊跳著橡皮筋邊唱著:「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好玩又能練習數數,只要孩童時期學會的童謠,現在還是可以朗朗上口。 流行於三十年前的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原版是:「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繞一遭。」幾丈高口語變化變成雞蛋糕,又多另一版本。 (1)、順序性童謠介紹: A、猜拳:我家的我家的我家ㄘㄟ,我家的公雞我家ㄘㄟ?,我家的母雞我家ㄘㄟ?,我家的小雞我家ㄘㄟ? B、點到當鬼:點仔點水缸,啥人放屁爛跤尻。點仔點茶甌,啥人今晚卜來阮兜。點仔點茶壺,啥人今晚卜娶某。點仔點叮噹,啥人今晚卜嫁尪。 (2)、遊戲性童謠介紹: 扔沙袋: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疊,五搭胸,六拍手,七圍牆,八摸鼻,九抱耳,十拾起。 (3)、數序性童謠介紹: 一角兩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七角八角手插腰,九角十角打電話。甲:喂~你家小姐在不在? 乙:不在 甲:去哪裡? 乙:去買菜 甲乙一起:你家小姐臭雞蛋 (4)、趣味性童謠介紹: 中國中國童子軍,美國美國橡皮筋,英國英國大老鷹,蘇俄共匪沒良心。 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餓了不能跳,給香蕉他不要?,你說好笑? 不好笑。 (5)形容童玩的特性 製作陀螺的材料是就地取材,因應比賽,在材質的選擇上比較嚴謹,針對材質的優缺特性發展出特殊的俗諺:瓊是烏桕,埔姜是黃荊,青仔是檳榔,那拔仔柴材質硬,但易裂。 「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楝,那拔仔柴無路用。」 「一朴、二瓊、三相思、四苦苓、那仔拔無路用」 「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苓、青仔無路用」 針對不同材質的陀螺具有不同的特性,發展出特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