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液封的设置HGT20570.17—95(doc12)
液封的设置
HG/T 20570.17—95
1 液封的类型
液封装置的常用类型有以下几种:
1.0.1 液封罐型液封装置
此种液封装置是采用液封罐液面高度通过插入管维持设备系统内一定压力,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内或介质外泄。为避免液封液倒灌入系统内,同时采用惰性气体亦通过液封向系统内充气,保持系统内压力恒定,见图2.0.2—1~2所示。惰性气体可通过压力调节系统自动向系统内充气。液封液通常采用水或其它不与物料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此种类型液封在常、微压蒸馏塔和储槽的放空系统中应用较多。
1.0.2 U形管型液封装置
U形管型液封装置是利用U形管内充满液体,依靠U形管的液封高度阻止设备系统内物料排放时不带出气体,并维持系统内一定压力。
液封介质通常是系统本身的物料液体。此类型液封装置应用场合较多,见图 2.0.2—3~4所示。
1.0.3 ∏形管型液封装置
此类型液封装置主要是通过∏形管高度维持设备内一定液面,并阻止气体不随排出液体而带出,它是依靠∏形管液封高度来实现。∏形管高度应根据工艺要求的液面高度确定,见图2.0.2—9~10所示。此类型多用于设备内需要控制一定液面高度的场合,如乳化塔等。
1.0.4 自动排液器型液封装置
此类型多应用于系统压力较高的气—液分离系统的排液场合,如压缩机储气罐、分离罐等自动排放凝析液。它是利用浮球在流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原理而随液位改变沉浮,同时启闭喷嘴孔,实现自动排液并阻滞气体外漏,见图2.0.2—8所示。此类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压缩机中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气体储罐内凝析液的排放。
2 液封的设置
2.0.1 需要设置液封的场合
2.0.1.1 储存易燃液体或闪点低于或等于场地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设备,例如在储槽的排液或排气管处设置液封。
2.0.1.2 正常生产或事故以及系统内物料未全部放尽时的停车检修动火的情况下,如有空气进入系统可与物料形成爆炸混合气体的系统设备,或如有湿空气进入系统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设备。
2.0.1.3 需要连续或间断排放液体并使系统内气体不随液体带出或外漏的设备的排放液体口处。
2.0.1.4 需要维持一定液面高度的设备,在出液口加上液封管。
2.0.1.5 其他工艺要求需设置液封的场合。
2.0.2 液封设置举例
2.0.2.1 塔器尾气的放空系统
常、微压蒸馏塔,如果系统内物料不允许空气中水份带入,或物料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时,放空系统需设置液封装置,见图2.0.2—1~2所示。为防止氮气压力突然降低,使封液倒流入系统,液封管上部应维持一定高度和管直径容量。
2.0.2.2 冷凝器排液管
为提高冷凝效率,阻止气体随冷凝液排放而带出,一般在冷凝器排液管上设置U形管液封装置,冷凝液经U形管排到中间槽,见图2.0.2—3所示。
2.0.2.3 塔底排液管、塔顶回流管
常压操作的蒸馏塔、吸收塔、洗涤塔的塔底物料排放或塔顶回流,通常采用靠位差自流排料,为阻止塔内气体随液体排放而带出,一般采用U型管或液封罐型液封装置,见图2.0.2—4~5所示。当塔顶回流是自然回流的情况下,要考虑其液封高度见图2.0.2—6所示。
2.0.2.4 气—液分离罐排液管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或防止液体倒入压缩机人口,需及时排走分离凝析下来的液体,保持一定的气—液分离空间;同时又要防止气体外漏,一般应设置U型管液封装置,如果分离罐内压力较高,采用U形管液封高度太大时,采用自动排液器作液封装置较合适。见图2.0.2—7~8所示。
2.0.2.5 乳化塔、反应釜排液管
根据工艺要求需要维持设备内一定的液面高度,且排料时又不使气体外漏,通常在排料管上应设置∏形管液封装置。见图2.0.2—9~10所示,图中字母N.C表示正常状态下阀门关闭。
2.0.2.6 氢气放空管和气囊氮气(或氧气)进料管系统
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后易形成爆炸性气体,为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内,保证安全生产,应在氢气放空管系统设置液封,见图2.0.2—11所示。储存氮气(或氧气)的气囊一般耐内压值较小,为保护气囊,氮气(或氧气)进料管系统通常应设置液封装置,见图2.0.2—12所示。
2.0.2.7 燃料气柜进出口
为使设备系统内维持一定压力,保证安全生产,在燃料气柜进出口应设置水封,见图2.0.2—13所示。
2.0.2.8 防止两系统液体混合
当塔(吸收塔)为气体进料时,为防止因前面系统压差波动,塔内液体返冲到分离罐(或缓冲罐),气体进料管应设∏形管,∏形管要有足够高度,通常其高度应高于塔内动液面1m~2m,见图2.0.2—14所示。
2.0.2.9 防止液体进压缩机
压缩机入口管前设置的分离罐,其液体与压差可能发生波动,为防止在此情况下将分离罐内液体吸入压缩机,分离罐出口至压缩机人口管道应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一)苦难与新生课件(共14张PPT).ppt VIP
- 100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pdf VIP
- 电阻式传感器课件.pptx VIP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docx VIP
- JVC摄像机GR-DV5000AC用户手册.pdf
- 沙原隐泉 优秀剖析.ppt VIP
- 公文写作:决定.ppt VIP
- 增碳剂对球墨铸铁的孕育作用.pdf VIP
- 上汽通用别克-全新一代GL8-产品使用说明书-28T Avenir-SGM6522UAA3-2018年款别克全新一代GL8用户手册.pdf
- 杭州市第三届景点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笔试题库.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