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doc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关键词:仁义 内外 现代意义
《易传》有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显然把仁与义看作是儒家道德的核心,荀子说:“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荀子·议命》),韩愈在其《原道》中认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所谓“定名”就是概念的特定内容,所谓“虚位”就是概念的抽象形式,这样说来,“仁义”就是“道德”这个概念的实质内容,儒家所言之道德实质上就是指仁义。在 中国 人的口头言语中也有一个常常连用的辞叫“仁义道德”,这也表明仁义在儒家道德中的核心地位,以至于它们成为同位概念和可以互相替代的辞。
那么,仁与义又是什么关系呢?是两种不同质的伦理精神和根源呢?还是同质的呢?在《孟子》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孟子和告子关于仁义内外的辩论,在孟子看来,显然仁义是同质的,都是人的一种道德情感、主体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因此二者皆是从人性之内产生的,而在告子看来,仁与义则是两种内外不同的异质的伦理精神,因此,它们的根源与基础是内外不同的。在思想史上,似乎大家都以孟子观点为正统观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出郭店楚简这种被认为是在孔孟之间的早期儒家 文献 之后,人们才发现,主张仁内义外的观点,不仅有告子、管子、墨家,而且在儒家内部还有人主张仁内义外的观点。这使人们对这一问题又产生了新的学术兴趣,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又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那么, 历史 上这场仁义内外的争论究竟是如何的?自楚简发现后学者们的研究又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个内外之辨究竟其“内外”的含义和所指是什么?通过这种内外之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这种辩论对于我们的现代道德思维和道德建设有什么启发和意义?本文愿就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孟子》一书对这场辩论的记载和转述:在《孟子·告子上》第四章中集中记载了这个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开始的这句话可以说鲜明的陈述了告子仁内义外的观点。接着孟子问其为什么?告子的回答和论证有两点:“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告子第一点是说,义的伦理实质是敬长,而这种敬长的伦理要求是由彼长于我这个客观的事实决定的,就像白之所以为白也是由事物具有白这种客观属性决定的。这一论证肯定了义不同于仁的客观性。第二个论证则以家国内外之别进一步论证了仁内义外的观点,仁的实质在于亲亲之爱的情感,因此,我爱我弟,而不爱秦人之弟,这是很 自然 的仁的情感,因此是内在的,而敬长作为义的实质,不仅尊敬秦人之长,也尊敬我之长,这恰恰皆是基于幼必尊“长”的人类客观伦理要求。孟子的反驳是,对第一点,他诘难说,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没什么不同,那么,怜惜老马和尊敬老人难道也没有什么不同吗?他对第二点的辩驳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没什么不同,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喜欢吃烤肉的心也是外在的吗?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孟子》对这场辩论的“记录文本是由孟子弟子整理的,所以每场论争都让孟子出尽风头,而告子的议论,总给人以未畅欲言的感觉,以至于影响到对其思想的了解,引发出一些错误的判断。”[1]而在我看来,从《孟子》的这章记载来看,倒是告子的观点十分明晰,而孟子的反驳可以说是偷换概念和软弱无力,告子在说人类伦理关系之长幼尊卑,孟子怎么一下子就说老马之长与老人之长,这不是胡搅蛮缠吗?在第二辩中人家在说敬长之客观性和普遍性,孟子怎么又一下子去说吃肉之口腹之欲的内与外了?这除了体现孟子的强辞夺理的好辩本性外,并没有说出什么充足的反驳理由吗?当然,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 中没有人敢说亚圣是胡搅蛮缠了!虽然在这段辩论的记载中,在我看来,孟子的驳论实际上是无力的,但《孟子》全书中所体现出的孟子坚持仁义皆是由人内心产生,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这种观点则是鲜明的。孟子认为告子“未尝知义” (《孟子·公孙丑上》)而他的弟子孟季子、公都子皆知“义,内也”(《孟子·告子上》)他还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孟子所说的“义”是将外在之宜化为一种内心的道德情感,成为内心之宜。
那么,楚简文献发现后,学术界取得了哪些学术共识?又有哪些不同认识呢?我想取得的共识就是,楚简的确主张仁内义外的观点,但对于这个内外的含义理解不同。内外是指仁和义是分别形成于人心内外呢?还是应用于家族的门内门外?还是这两层意思都有?那么告子的内外又是那层意思或者说别有它意?
庞朴先生认为:后人对孟告之辨的误解也是在于从仁义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