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城阴城”札记
邹长春
1981年,考古工作者对城阴城故址进行过实地测绘和详细调查,并对其主要遗存进行了钻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邑人李储森于此写了一篇《高密城阴城》调查报告,是目前了解城阴城古史的重要资料,兹采录大端,以见其当年胜概。
城阴城故址位于高密西南部,距今城区25公里。它的北面是刘家庄,东面是薛家老庄,南面是后营,西面是前后田庄。城址西五里是潍河,与诸城接壤。北面不远是峡山水库。整个城址处在潍河中流。它两面环水,西面是小平原。这里地势坦夷,土质肥沃,实有利于古代先民的生产和生活。
城阴城略为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高约10米,宽约20米。南北1850米,东西1950米,总面积是3607500平方米。城墙外有护城河,四周开城门6座。东、西、北墙各1,南墙有3。南墙正中为南中门,两边分设南东门和南西门,与南中门各距500米,每座门宽约10米。城内纵横4条大道,东门到西门道路最长,将城内分割为前后两区。中间开南北路至北门,又将后城区一分为二。前城区东西开路各通南东门和南西门,又将前城区分为中区大、东西区小的三部分。整个布局分配合宜,对称壮观,充分展现了汉代王方
城的构建风貌。前区的地面建筑特别密集。前中区发现前后有两座较大的宫殿遗址:前一座东西198米,南北75米,夯土墙基宽4—6米;后一座东西130米,南北60米,夯土厚约半米。前殿正中有砖铺甬路,甬路两侧各竖一排对称的石柱,直通雄伟的中南门。两座宫殿的东、西、北三面布有许多个大小不等的建筑群。居民区遗址主要分布在城北区和城东南区,发现遗址40多处。城区还有许多手工业作坊遗址,其中冶铁和铸铜作坊尤为突出。整个遗址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先后出土过大量的五铢钱,原铸五铢30多枚,汉半两石范两块,货布、泉、大布黄千数百枚,齐法化、齐之法化、铜剑、铜戈、铜镞、铜镜、大铜块、薰炉、铺首、银质印章、铜质印章、铁锄、铁犁、陶壶、陶釜以及多式瓦当和花砖等建筑材料。另外,古城周边还存有许多汉墓群,大小近千余座。著名的顷王冢、小妹冢、山阴冢、古王冢、离狐令郑君墓等至今犹明。墓区曾出土大批画像石,极具文物价值。其中大圈墓区出土的《孙仲隐墓志》尤为珍贵。现今,古城北墙尚存一段被勘认为西汉初期的残垣,已定为潍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像能这样保留下来的汉代古城遗址,在省内已不多见。探测证实,城阴城建成于西汉前期。确切地说,城阴城是在战国后期古邑的旧址上拓建而成的一座封建王城。(《左传》云“邑曰筑,都曰城”,按二者土建实无不同,只是大小、称谓不一而已。于此亦可引识“城阴”当时曰“城”之义)由于近地表的文化层早已被破坏殆尽,现已无从具体得知以后的一些修建情况。仅此,已足可证明高密历史的悠久了。
今之高密西南境潍河附近,可认定的两汉高密“故城”有3处,除城阴城外,还有前面提到的南都和稻城。《水经注》因水的流向提到了两处。前面说过,汉之高密县区与秦之高密县境大不一样。汉代的高密县境内,密水已变成了潍水,即有,也只能是些遗脉散流,不足以称。《水经注》也说“兼通称之”的潍水亦“陂水散流”,既云“散流”,流向自是“恒有变迁”,以水的流变,证故城的多寡,就难免胶柱鼓瑟,而南辕北辙了。
沧海桑田。城阴城这颗古城名珠,在经历了800多年后,最后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陨落了。它具体毁于何时,迄今也无信史可征,一般人认定是在北齐。按,北齐沿说高密郡(治东武,今诸城),然其下属的夷安县不明因何省去了。原来的平昌县也已不见,(或许已由郡治直接管辖)又不知原来的淳于县因何反省入了高密。那么,此时的城阴城可能已毁,高密在其境内欲求一邑为治亦不可得。(详说见后《读“夷安”札记》)若此,原来的高密县已名存实亡,只待另行改置了。
考疏城阴城衰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作用式微。城阴城在西汉一直是郡国之都,到东汉仅为一县之治,其地位已不能跟西汉时相比,城建工作也就没有了彼时那样发展的规模和力量。此后,高密虽还在名义上为郡为国,但其治理先后或剧(今寿光),或黔陬(今胶州),或桑犊(今潍城),或东武(今诸城),如此朝秦暮楚,实际上与城阴城已无多少关系了,加之长期兵连祸结,弱肉强食,高密县也随之势衰力薄,难有作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日趋凋残疲敝的文化古城,不亡何待!二是“毁于战火”。城阴城是在长期战乱中逐渐毁坏的,每次战乱即是一次剧烈的创伤,旧伤未愈,新伤随添。再坚固的城池,再繁华的城市,也经不住这样反复折腾!最后终于“毁于战火”。高密旧志这么说是可信的。据城阴城故址勘测报告说:“城阴城中心建筑基址之上面的堆积中夹杂许多灰土,夯土块,红烧土和零星的白灰皮、陶瓦等,这些夹杂的筒瓦、板瓦大都为红色和兰色,此现象的形成可能是被火烧过,也说明门阙可能毁于战火和火灾。”于兹可征。
城阴城虽然毁废了,但文脉悠久的高密,如同一位历史巨人的灵魂,他将伴随另一个载体,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