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基础知识概要
中国网民数上网时长状况图 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较2010年底增加0.4小时。 什么是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其实O2O模式,早在团购网站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消费者更熟知团购的概念,团购商品都是临时性的促销,而在O2O网站上,只要网站与商家持续合作,那商家的商品就会一直“促销”下去,O2O的商家都是具有线下实体店的,而团购模式中的商家则不一定。 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四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4]、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 对比优势:1、O2O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域、无边界、海量信息、海量用户的优势,同时充分挖掘线下资源,进而促成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交易,团购就是O2O的典型代表。2、O2O模式可以对商家的营销效果进行直观的统计和追踪评估,规避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推广效果不可预测性,O2O将线上订单和线下消费结合,所有的消费行为均可以准确统计,进而吸引更多的商家进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3、O2O在服务业中具有优势,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且折扣信息等能及时获知。4、将拓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由规模化走向多元化。 对接方式:O2O绕不开的,或者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线上订购的商品或者服务,如何到线下领取?专业的话语是线上和线下如何对接?这是O2O实现的一个核心问题。用的比较多的方式是上海翼码的电子凭证,即线上订购后,购买者可以收到一条包含二维码的彩信,购买者可以凭借这条彩信到服务网点经专业设备验证通过后,即可享受对应的服务。这一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线上到线下的验证问题,安全可靠,且可以后台统计服务的使用情况,在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方便了商家。 网络平台分类 综合搜索引擎类:百度、谷歌、搜搜、搜狗、有道、中搜、雅虎、新浪爱问、…… 综合门户类:新浪、搜狐、网易、、雅虎 …… 视频类:土豆、优酷、百度奇艺、迅雷看看、PPS、酷6、凤凰视频、…… 论坛类:天涯、猫扑、豆瓣、西祠胡同、…… 社交类:人人网、开心网、人和网、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 B2B平台:阿里巴巴、慧聪、生意宝、环球经贸网、一比多、世界工厂网、一呼百应、马可波罗、必途(铭万)、…… B2C: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糯米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 C2C:拍拍网、淘宝网、易趣网、百度有啊、…… 生活服务门户:58同城、百姓网、赶集网、口碑网、爱帮网、大众点评网、…… 招聘类: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 旅游类:去哪儿、携程旅行网、快乐E行、穷游网、途牛旅游网、…… 互联网发展现状 基础数据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 ◇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 ◇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 ◇网民中30-39岁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较2010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25.7%。 ◇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占比继续保持增长,由32.8%上升至35.7%。 ◇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比2010年底降低5个百分点;手机则上升至69.3%,其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 ◇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353万个。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 中国网民各年龄段普及率 2007-201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群互联网普及率 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年龄方面,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接近高位,未来在这一人群的提升空间有限;而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要群体。 中国网民各学历段普及率 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