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白居易 新华中学 七年级11班 张健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祖先太原(现山西太原西南)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唐代大诗人.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一生不仅留下了3000首诗,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其中最精华的是讽喻诗,反应了中唐时期在生活方面的问题,着重描写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疾苦。著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特色 《钱塘江春行》通过描绘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西湖的无限热爱。 钱塘江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漫步于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斑斓连成一片 一些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树(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春泥(筑巢)。 五彩缤纷的野花四处开放,慢慢地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嫩草,刚刚能盖住马蹄印。 而我最喜欢的是西湖东面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掩映于绿杨树茵里的白沙堤。 《钱塘江春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 “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答: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具有典型性的.莺是春的歌手,燕是纯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了多久,春天,就会到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濛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钱塘江春行 (原文略) 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之情. 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景色. B.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濛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钱塘江春行 (原文略) 这两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 之情. 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B).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景色. B.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 * * * 《钱塘江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的春意盎然、恰到好处. 展现出一派江春光南特有的旖旎,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湖的春光,从孤山寺生发;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从点到面,又从面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点面结合 《钱塘江春行》 诗情 绘景 手法 篇目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