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失还是蓄意谋害-遗恨悠悠何时休.docVIP

是过失还是蓄意谋害-遗恨悠悠何时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过失还是蓄意谋害-遗恨悠悠何时休

是过失还是蓄意谋害?遗恨悠悠何时休王新和陈之培从同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同一家医院工作,还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没想到,王新突发心脏病,情急之下他的妻子求助于邻居陈之培,可最终,王新却当场死亡。 王新的妻子坚持认为,陈之培是蓄意谋杀。四年来,死者长已矣,生者还在为死亡原因争论不休,不惜对簿公堂。两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死者家属执意认为这不是医疗事故而是蓄意谋杀? 同事生隙, 师兄师弟起争执 王新,1947年出生于河南南阳。1976年,王新从河南医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心脑血管医生。1978年,他与同事林玲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不久,王新发现,自己大学时同系师弟陈之培也在医院急诊科上班。陈之培比王新小两岁,低他一届。在外人面前,王新和陈之培经常自豪地以师兄弟相称。后来,王新全家搬到新小区,恰巧陈之培家也住在这里,他们又成了整日见面的邻里。 由于工作勤恳,王新多次被评为南阳市医疗系统先进工作者,很快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担任了心脑血管科主任。多年来,王新从不收受病人钱物。一次,有个被王新治好的患者家属给他送来一箱牛奶,表示谢意。王新怎么也不肯收,当他得知这名患者来自农村,且家庭困难时,反而塞给对方两百元钱。 没想到,在晋升主任医师时,王新落选。陈之培与王新业务水平相当,工作也很积极,在晋升主任医师的考核中,他如愿晋升。 林玲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二人的罅隙就是从晋升后开始。王新生前跟她讲过几件事:一次会诊,同事没请主任医师陈之培,而是叫来副主任医师王新主持。陈之培虽没说什么,可身为主任医师他感到很没面子,认为王新抢了他的风头。还有其他科室聚餐,总喜欢拉上王新,这也让陈之培心里很不爽。 她还告诉记者,王新曾带过一个实习生,他严格要求,尽心培养。可这个学生的心思根本没放在提高业务水平上,却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迎合领导。为此,王新曾语重心长地批评他:“年轻人要在业务上多下工夫,做好工作最重要,不要助长不正之风。”王新本是好意,实习生却耿耿于怀,常跑到陈之培面前搬弄是非,挑拨两人关系。 渐渐地,陈之培和王新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后来一次重大会诊成了两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那次,在治疗手段上,王新认为要保守治疗,而陈之培坚持手术治疗。王新不肯让步,认为从疗效和病人切身利益综合考虑,保守治疗好。陈之培觉得王新故意和自己作对,一场学术争辩演变成激烈争吵,火药味越来越浓,争执中,两人挽起袖子就要动手,同事赶忙将他们拉开。 林玲说,后来,陈之培的女儿结婚时,他给科室所有人都下了请柬,唯独没有邀请王新。当天中午,所有同事都去赴宴,只有王新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林玲得知情况后,有些生气:“学术上的纷争也是为病人考虑啊,你们又没什么私人恩怨,他怎能迁怒于你!”王新知道,陈之培因为会诊的事生自己的气,但他没想到,陈之培会对他有如此大的成见。 突发心梗急求救, 患者死亡有蹊跷 2008年8月29日早上6时,林玲刚准备好早餐,就听到在卫生间洗漱的丈夫王新大喊:“快给我丹参片,快!”林玲快步冲到卫生间,发现丈夫已倒在地上,脸色苍白,满头是汗。林玲知道,丈夫有心脏病,一定是又犯病了。她当即按照丈夫吩咐,拿来丹参片,并小心翼翼地将丈夫搀扶到客厅沙发休息。她还不放心,又拿了几粒保心丸喂丈夫服下。 此时天色尚早,医院还没到上班时间,眼看丈夫的脸色愈加难看,林玲本能地想到了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陈之培。顾不上此前的不快,林玲叫来对门邻居帮忙看着丈夫,自己跑去陈之培家求助。 陈之培本不想去,可想到人命关天,再加上医生的责任感使然,他答应了。 据林玲讲述,大约15分钟后,陈之培到达她家。他看了看沙发上的王新,判断他为心肌梗塞,并让林玲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这时,王新有气无力地不断说道:“硝酸甘油!”林玲记得丈夫说过,硝酸甘油是治疗心脏病的首选药物。可陈之培没有理会王新的话,而是为他注射针剂。很快,林玲看到丈夫安静下来。 半个小时后,王新呼吸困难起来,林玲按照陈之培的嘱咐,在一旁扶着氧气管。这时,市中心医院的120急救车也赶到,可小区不便进车,怕延误了抢救时间,救护车上的医生和护士只好带着急救设备徒步朝王新家跑去。 在王新家,陈之培与120的医生和护士一起,对王新进行紧急抢救。看着三人忙乱的场面,林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半个小时后,待陈之培等人注射完针剂,王新的气息从弱到无,最终停止了呼吸。陈之培宣布抢救无效。 林玲呆了,她不敢相信,刚才还活生生的丈夫,说没就没了,她发疯般地扑上去摇晃着丈夫的身体,哀嚎道:“老王,你醒醒,醒醒!你不能丢下我和女儿啊……”任凭林玲哭得死去活来,丈夫再也无法醒来,难抑悲痛,她几次昏死过去。 2008年9月1日,是王新出殡的日子。林玲抱着丈夫的遗像,悲伤不已。 在整理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