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不闻山鸟喧-三生石上龙蛇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去不闻山鸟喧-三生石上龙蛇年

来去不闻山鸟喧?三生石上龙蛇年“来去不闻山鸟喧,三生石上龙蛇年”①是四十七代贞一天师的临终示化颂。在灿若群星、大才辈出的历代天师中,贞一公没有虚靖天师的精深道法,也比不上列仙之儒耆山天师的文星炳耀,相对来说不是很显目。但他对于天师道发展传承的贡献却是很大的,同时还是一个传奇天师。首先他是明氏皇家的“皇亲国戚”;还是天师世家首位致仕(即退休)天师;在书画方面也很有造诣,堪称诗画双绝;②曾经给明孝宗孝康张皇后授箓③等等。以上,教内外文献资料都有一定论述,但大多失于简略。同时也存在一些相互抵牾之处,尤其是其与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之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就以上内容逐一考证,就教于方家。 一、生平略述 有关贞一天师的生平,见于《汉天师世家》(下称《世家》)、《重修龙虎山志》(即清乾隆间妙正真人娄近垣所修,下称《山志》)、《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下称《宗谱》)等资料。近世也有一些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论著。综合以上材料,述贞一天师生平如下: 天师名张玄庆,一名元庆,又名原庆,④字天锡,号贞一,又号七一丈人。生于天顺七年(1463)四月初六日。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十岁袭爵。⑤成化十三年入觐,上遣中官梁芳传旨,聘成国公朱仪女为配。⑥同时诰赠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祖守道大真人,领道教事;封其母吴氏为志顺淑静玄君。⑦十四年,赴南京与朱氏女完婚,仍敕蟒衣玉带,加拨快马船只送回龙虎山。成化二十年(1484),颁敕《申禁伪造符箓敕》,以圣旨之形式保护天师授箓这一独有权力,严禁“豪势刁泼之徒”“ 伪造符箓,偷盗鱼鲜”。⑧二十一年(1485),敕江西守臣重建大真人府第,命降香大华盖山及铁柱宫。⑨二十二年,上召见,命醮钦安殿,⑩有玉带金币之赐。弘治元年(1488),孝宗即位,入贺,宠遇有加。弘治三年,雷击谨身殿柱,建祈谢醮于钦安殿,感天花庆霭之祥,上嘉赉之。同年命建祈圣嗣醮于内庭,明年皇太子生,上赐以玉带金冠蟒衣银币之属。九年,上遣太监李瑾、李珍捧敕命建保民大醮于大上清宫,以江西抚臣邓原并两司掌印官?陪祀。十一年冬,上命祈雪于朝天宫,醮毕明日雪深盈尺,其验如此。十二年春,命传太上延禧箓,赐牙刻印记二函并金币还山。五月,舟次沽头闸水涸,书铁符投白象潭,大雨如注,水涨舟行。十四年冬,诏入朝觐见,携子彦同赴,锡衣带,命坐,宴于便殿。乞致仕,允之,颁《赐准致仕敕》以荣之。以印剑付子彦,悠游林下,以符水济人。十五年,命陪祀长陵。?四月,命赍香幡等物诣武当、鹤鸣、华盖、葛仙、天目等山进香,礼竣还京,奖劳备至,差通州卫指挥率官兵护送归山。弘治十八年(1505)二月二十二日,特降《锡褒问书》以示慰怀问安注念之情。并于三月二十二日同一天,下三道圣旨,一为仿宪宗例颁《谕禁止伪造符箓敕》;二为颁《赐画轴银币敕》以示嘉贶;三为《命赍香烛敕》,?谕贞一天师往武当、鹤鸣、葛仙三山携上赐香烛九份转致神前。于是乃“跻眺危颠,穷探灵窟”,在鹤鸣山遇一鹑衣鹤貌老翁,迎揖之作而笑曰:“来去不闻山鸟喧,三生石上龙蛇年。”老翁语毕即拂袖缘崖而去,天师怅然返山。正德四年(1509)九月二十日,贞一天师摆筵会客,与钦差太监姚举、布政司林廷选、副使王初等官宦纵饮极欢,谓众曰:与诸公从此别矣!公等任天下治平之望,勉旃?可也。众愕然。酒竟,令左右置蒲团于玄坛之西,北向盘坐而化,奉旨葬于金溪长生观,住世47载。其箓职为:上清三洞经箓、灵宝领教玄一真人、玉清辅化仙卿、都天大法主、清微洞玄掌法仙宰、知诸司院府便宜事、嗣教四十七代天师。 二、贞一天师与四十六代张元吉关系及继位天师过程考证 (一)四十七代张玄庆与四十六代张元吉之关系。其关系大体上有三种说法:父子、族人、堂兄弟。族人的范围很广泛,堂兄弟也属于其中一种。古今典籍就此关系的记载论述较为博杂,观点不一,甚至有同一本书出现两种观点的现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1.父子关系:《明实录》载“与其子玄庆俱免流”、?“玄庆,元吉之子”、?“其子真人玄庆”、?“真人张玄庆乃……元吉之子”。?《宗谱》也是很明确,《四十六代天师条》载:“(元吉)携子原庆入觐袭教”、“夫人朱氏……生子一原庆”;《四十七代天师条》载:“孟阳公(46代张元吉字孟阳)子”。? 2.族人关系:最早出现此说法应该是明代余继登所编《典故纪闻》:“仍择其族人荫封”。?清人所编《明史》载“族人元庆嗣,弘治中卒”。?官方所出书籍多附此说法,如清代所修《贵溪县志》,但很明显该书是直接参照《明史》,所载文字一模一样。?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采此说法。民国36年(1947年)由江西省文献委员会出版、著名方志学家吴宗慈著《张道陵天师世家》也延用此观点。 3.堂兄弟关系:此观点似于古无征。笔者以为此观点系从族人关系衍变而来,堂兄弟归属于族人关系范围之内。清代以后典籍(如《明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