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 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答案】D
【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D正确;“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符合“长幼有序”,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权利继承问题而不是分封问题,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
2.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A. 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 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 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解析】“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体现了皇帝独尊,“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也是为了强化皇帝的尊贵地位,故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内容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体现皇帝独尊,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全,体现皇权至上。
3. 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 利弊参半 B. 利大于弊 C. 弊大于利 D. 主张废除
【答案】B
【解析】根据“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说明孙中山肯定科举制的作用,只是考试科目不合时宜了,D排除;材料无法看出科举制利弊参半,排除A;材料说明科举制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出大量人才,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只是所考科目不合时宜了,所以,孙中山认为科举制利大于弊,故选B。
4.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答案】B
【解析】“密折”是一种特权,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奏折权,体现政策的封闭性,故 A 不正 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标志是军机处,故C 不正确;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尤其是地方官员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故选B;D 不是材料主要意思。
5.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A. 滥杀无辜百姓 B. 盲目排斥洋货
C. 极端排外情结 D. 维护传统社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及材料“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有一根火柴”便被杀害,反映了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情结”,所以应选C;AD与材料无关;盲目排斥洋货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B。
6.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坚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体现不出全民族抗战,排除B;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从材料中国民党组织的战役以及伤亡人数上看出,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坚持抗日,故选C。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需要学生明确:一、中国抗战存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二、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抗战,相持阶段坚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承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承德市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衔接班)文.doc
- 河北省承德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承德市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第3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17年中考物理3月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5月月考试题.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