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安徽省品审会第二次审定会初审.docVIP

第五届安徽省品审会第二次审定会初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第五届安徽省品审会第二次审定会初审 通过品种和拟引种品种的公示 现将第五届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稻、小麦、玉米、油菜品种和拟同意引种品种予以公示。初审意见、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等详见安徽农业信息网()和安徽种业信息网(),公示期为15天(自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14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异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说明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通过顺丰快递或EMS邮寄。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范荣喜,邮编:230051,通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庐州大道18号,电话:0551传真:0551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12月29日 附件1:第五届安徽省品审会第二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简介 附件2:2015年安徽省拟同意引种品种简介 第五届安徽省品审会第二次审定会议 初审通过品种简介 (一)稻品种 1、安两优166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申请人:安徽金山都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金山都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81S(来源于广占63S/X07S)×AN166(来源于明恢86/9311//明恢86/3/明恢86) 主要特征特性:叶鞘基部绿色,叶片深绿色。茎秆基部包茎节,茎秆节绿色,节间黄色,稃尖和柱头无色,主茎叶片数17-18叶。2012年、2013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0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99粒、结实率84%、千粒重26克。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50),抗稻曲病(病指3.33),感纹枯病(病指48.32),感白叶枯病(病指47.97);2013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00),抗稻曲病(病指2.7),感纹枯病(病指58.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26.0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3年米质达部标6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08.33千克,较同组平均值增产0.43%;2013年区域试验亩产617.1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5%(极显著)。 2014年生产试验亩产619.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9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2、育秧:稀播、匀播,每亩秧田播种量为10-15千克,秧龄35天以内,每亩大田用种量1千克左右。3、栽播方式: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5×8寸,每亩栽足1.5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每亩基本苗6万以上;中等肥力田,适当增加密度。4、肥水管理:氮肥施用量为14千克纯氮/亩,磷肥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追肥各半。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追尿素5-8千克/亩作促分蘖。该品种有轻度的两段灌浆现象,后期需肥量较大,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3千克尿素和5千克钾肥做穗粒肥。齐穗后喷施叶面肥。5、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安徽省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推广区域:全省一季稻区。 2、两优831 品种(生态)类型: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 申请人: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308S(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831(来源于9019/镇恢084) 主要特征特性:2012年、2013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24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83粒、结实率83%、千粒重29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晚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2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7.00),中抗稻曲病(病指4.48),感纹枯病(病指53.88),抗白叶枯病(病指24.71);2013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6.00),抗稻曲病(病指3.1),感纹枯病(病指54.00),感白叶枯病(病指46.0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2年米质达部标3级,2013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3.63千克,较同组平均值增产2.17%;2013年区域试验亩产616.6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26%(极显著)。 2014年生产试验亩产605.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44%。 栽培技术要点:1、亩播量10-15千克,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千克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千克尿素作平衡肥。2栽插:大田栽插密度4×7或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