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ALOSPALSAR雷达影像之差分干涉成果於潜在崩塌地调查–以眉溪流域为例.PDF

运用ALOSPALSAR雷达影像之差分干涉成果於潜在崩塌地调查–以眉溪流域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ALOSPALSAR雷达影像之差分干涉成果於潜在崩塌地调查–以眉溪流域为例.PDF

航測及遙測學刊 第十九卷 第3 期 第253-265 頁 民國104 年01 月 253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Volume19, No3, January 2014, pp. 253-265 運用 ALOS PALSAR 雷達影像之差分干涉成果於潛在 崩塌地調查 –以眉溪流域為例 1* 2 王國隆 林俊廷 摘 要 台灣由於山坡地佔全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積,且因菲律賓海洋板塊持續碰撞歐亞板塊,因此每年 由太平洋熱帶氣流形成的颱風和板塊運動造成的地震所引發的災害發生頻繁,然而對降雨導致的山崩進 行調查,需要耗費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山崩調查時除了現場調查之外,還需要配合光學衛星影像及航 空照片進行判釋,目前採用光學影像判釋的方法發展已可獲得相當高的正確率,但對於災前的調查或具 有滑移潛勢的山坡地,仍缺乏具有系統化的方法。 因此本研究提出採用差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影像分析方法,試圖以雷達差分干涉技術,利用時序性 的合成孔徑雷達資料配合數值地形去除地形效應,用解算分析干涉成果來劃定潛在滑移邊坡,以圈繪出 的潛在滑移邊坡與光學衛星影像判釋成果進行比對,將可驗證差分干涉技術具有發現潛在崩塌地之預警 能力。 本研究以眉溪流域為研究區域,眉溪流域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至仁愛鄉之間,流域內歷年來發生多次 崩塌及土石流災害,除直接造成之災害外,產生之土石輸送至眉溪下游後造成河道淤積,容易引發二次 災害,研究結果顯示,差分干涉技術於發現潛在崩塌地具有相當高之可信度,未來可將此一方法運用於 其他山坡地的潛在崩塌地調查,並作為土地規劃利用之參考。 關鍵詞:雷達影像、差分干涉、潛在崩塌地 除了造成河道淤積、增加溢堤的風險之外,亦可能 1. 前言 導致集水區下游設置的水庫庫容的減少,因此如何 基於頻繁的板塊碰撞及造山運動影響,台灣發 處理造成土砂來源的潛在滑動山坡地,便成為最重 生地震的頻率相當高,淺層且規模大的地震發生頻 要的課題 。 率也在增加中,加上鄰近的太平洋夏季經常形成的 對於具有山崩潛勢的邊坡劃定,一般分成幾種 熱帶氣漩及伴隨而來的颱風豪雨,令佔有台灣百分 方法,其一為邏輯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 ,其 之七十面積的山坡地面臨崩塌的威脅。近年來隨著 二為類神經網路法,其三為半經驗法;採用邏輯斯 地狹人稠的影響,人為的開發逐漸往山區移動,此 回歸法時將山崩的促崩因子與發生山崩的結果進 外,氣候變遷加劇了強降雨及長延時降雨的特性, 行連結而得到崩塌潛勢(Gupta and Joshi, 1990; Jade 亦為受地震侵蝕鬆動的山坡地增加滑動的危險,山 and Sarkar, 1993; Keefer, 2000; Chau et al., 2004; 坡地滑動除了滑動體的影響範圍之外,崩滑的土體 Lee, 2004; Lee et al., 2004; Lee, 2005) ;而採用類神 受到自然力或人為的影響而堆積於河道中,於後續 經網路則利用發生崩塌的原因進行促崩因子的訓 的颱風豪雨事件後,將崩落土砂帶往更下游區域 , 練,其所得到的崩塌預測正確率往往可以得到超過 1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系 助理教授 收到日期民國: 102 年12月 03日 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系 博士生 修改日期民國: 103 年03月 25日 3 國立成功大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