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设计史论文—经典大众甲壳虫的辉煌史
工业设计史论文题目:经典大众甲壳虫的辉煌史系 名 机械系 专 业 工业设计 年 级 08级 姓 名 许 驰 学 号 6008201153 2010年 12月 16日摘要:本文通过对大众经典甲壳虫的设计过程和历史分析,研究其成为国民车、大众之车、世纪之车的辉煌原因,发掘经典设计的根源。关键词:大众经典甲壳虫;波尔舍;大众之车;国民车一、 “大众之车”谈论知名的汽车品牌,我们一般会先想到奔驰、法拉利、劳斯莱斯等等,他们物以稀为贵,真正又有它们的人却不多。这种汽车史贵族的玩具和富人的摆设的理念在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特为明显,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厂家开始发展平民百姓的汽车,但被一次次的世界大战打断,战后百废待兴,有钱人纷纷破产,贵族也大都一贫如洗,历史终于打翻了汽车的发展。在一项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世纪之车”的国际投票中,甲壳虫排名第四,仅次于福特T型车、迷你和雪铁龙DS。雪铁龙的DS可能不太熟悉,而剩下的可是路人皆知。它们在人民心中的烙印绝对比当今那些繁华的都印象深刻。福特T型车因为流水线成为了国民车,在当时称霸世界、不可超越,一共生产,不过三十年,长寿的甲壳虫就打破了它成为了真正的奇迹。二、 波尔舍的超前思想甲壳虫的的诞生可谓艰辛,一波又一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伟大的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就认为,发展经济小型车比豪华大型车还要重要,汽车不应是王公富贵的专利,而应成为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汽车可以拥有豪华昂贵与经济廉价之差别,但不应该差别到大多数人都买不起的程度。当波尔舍看到这种“有与没有”的差别愈来愈大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制造出物美价廉,适合贫民百姓购买力的车辆。波尔舍最初与他的好友,塔特拉汽车公司首席设计师汉斯·列德文卡博士,共同探讨小型车的设想,并一致认为这类小型车必须采用风冷式发动机,这样可以省去笨重的水箱;发动机应后置,可以省去笨重的传动轴。这些特点,都在日后的甲壳虫车上得到体现,而且在波尔舍与大众分开后创立的保时捷车型中,大名鼎鼎的保时捷911、356都证明了,直到科技的发展,发动机缩小,安全等因素新甲壳虫采用了前置。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汽车史没有的,但这两位天才的基本构思却导致了一系列近乎完美的汽车诞生,这就是思想交融的火花。1930年费迪南德·波尔舍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品均6人拥有一辆汽车,而欧洲每200人才拥有一辆。所以波尔舍的构思就是要制造一辆结构简单,加个便宜的小型车。但绝对要坚固耐用,这样才真正符合经济原则。按照之前的想法,后置风冷发动机结构,又大量采用轻铝合金,以减轻重量。此外,当时欧洲道路十分紊乱,必须十分坚固,否则对车主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当然,这种廉价经济小型车绝对不意味着质量低下,从现代的角度来讲真是简约而不简单。这种使用1升排量以下的小发动机的车型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很难达到波尔舍设定的最低要求——时速不低于100公里。所以车身造型要绝对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才能减小风阻提高车速,综合种种技术要求,波尔舍开始推出他的“第12号计划”。它实际便是日后甲壳虫的楚雄,然而由于资金原因波尔舍的计划很难进展。三、 经典甲壳虫的研发——高标准、高要求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这个矮小的前奥地利人非常清楚汽车在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价值,也知道轿车对人民大众的巨大诱惑力。希特勒在竞选纲领中就有一条: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一辆轿车。政府定义了“国民车”生产明确的五项要求:售价不得超过1000马克(合250美元,明显是要向福特T型车挑战,二依照但是德国的汽车工业水平,制造一辆小型车至少也要200马克。)为了使用正在兴建的告诉公路,最高时速至少要能达到100公里/小时。百公里耗油应少于7升。可乘载一家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且坚固耐用、维修经济。可以停放在露天地,发动机冬季要防冻,容易起动。”这项政府的“国民车”计划的重任非波尔舍莫属了,而这五项要求对于他们之前研究的“第12号计划”还有很大的挑战。当时的波尔舍也看到了福特T型车、雷诺、雪铁龙的经济型轿车,但对他们的性能却不太满意。于是他和儿子费力·波尔舍、机械工程师拉比以及发动机专家卡莱等共同组成技术小组。他们认为经济型轿车并不意味着质量低下,而应该同其他轿车一样舒适、美观。未来的成果应该是一辆结构简单,但绝对坚固耐用的小型车。因而也个个打破传统的构思创新在当时被他们一个个运用其中。由于他先前的思想和准备,1936年,他们经过28个月的努力,客服了各种技术难关,交付了三两样车。最终波尔舍的样车在运输部的测试下显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