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PDFVIP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PDF

第30卷 第2期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V0l_30.No.2 2014年 2月 JournalofGuizhouNormalCoHege Feb.20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蒋晓红 ,王化伟 ,张金富 (1.2.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贵阳 550018) 摘要:以忠孝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 中华民族深厚无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吸铁石,是 中华 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劫而不屈,始终能巍峨屹立、万世生辉的伟大精神支柱。传统的孝悌观念两千多年来一 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伦理道德、品德修养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 和睦、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忠孝仁爱;精神文明;道德修养;优良传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4)02—0014—04 ConceptofFilialPietyi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 M0ral Construeti0n0fM odernSociety JIANGXiao.hong,WANG Hua-wei,ZHANGJin-fu (JournalEditorialDepartment,GuizhouNormalCollege,Guiyang,Guizhou,550018) Abstract: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ithfilialpietyashtecore,ishtecentripetalforceofChinesenation,hte magnetofcohesionandvitality,andhtegreatimmoralspiritual pillarforChinesenation.Thertaditional conceptof filialpietyhaS beenprofoundlyinfluencingethicsandmorals,moralcultivationandspiritualculturectc.anditplays na 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nationalreunification,ehtnicunity,people~harmonyandsocial stability. Keywords:FilialPietyandBenevolence;Spiritual Civilization;Moral Cuhivation;GoodTradition 在忠孝仁爱、礼义智信这套治世方略和教育 理念中,孝是最本质、最核心、最具中国文化特色 2500年前,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代 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孝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表的儒家学派,为了改变当时社会 “礼崩、乐坏” 的父系氏族时期。它的初始意义是尊祖敬祖、报 的动荡局面,实现其 “天下归仁”的大同社会理 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了孔夫子年代, 想,提出了忠孝仁爱、礼义智信等一整套修身、齐 孝便从宗教的意义转化成了纯粹的伦理意义,从 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方略和教育理念。 宗教的道德转化成了家庭道德和人的社会行为准 孔子的这套治世方略和教育理念,继往开来, 则。而在集孝道之大成的 《孝经》里,孝这个反映 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 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和子女对父母及宗祖的 核心。它所包含的意蕴既有宗教的也有哲学的, 爱敬之伦理意识则被全面地社会化和政治化了。 既有政治的也有伦理的,既有文化的也有经济的, 孝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