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早在商代,中国便开始生产原始青瓷;东汉烧出了成熟的瓷器;唐、五代时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宋代为瓷业生产繁荣时期,汝、官、哥、定、钧等窑脱颖而出,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无论其造型、品种还是釉彩纹饰,都比以前有所创新和发展;清代为中国古代瓷业发展的巅峰,其数量、工艺、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广西博物馆自20世纪30年代初建管以后,就一直注重瓷器的收藏与研究。本次展览展出的瓷器就是从其7000余件藏瓷中遴选的。这些制作于战国晚期到清代,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的如花美瓷,以其优美的造型、光泽的外表、鲜亮的釉色、丰富的装饰而为人们所珍爱,更以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而为世人所珍重。 如花美瓷,瓷美如花······让我们一起开始“美的旅程”吧! 陶器的烧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广西地区烧制陶器最早可追溯到12000年之前。商周时期桂东地区出现了压印纹硬陶,战国时期广西陶器采用了施釉工艺,从而产生了原始瓷。东汉后期广西已经烧造出成熟的青瓷。 广西早期瓷器多施青釉,一般不到底,下腹部和底部露胎,油层厚薄不均,有少量剥落和裂痕。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方格纹、麻布纹、锯齿纹等。 原始瓷: 创烧于殷商时代。器表施青色或黄色玻璃质高温釉,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等已具备瓷器的基本要素。单因其胎中杂质较多,故烧结后胎中气孔偏大,同时由于釉料配置简单,掌握烧造技术有定难度,因此釉色不稳定。 青釉瓷: 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器表呈青绿色或青黄色。东汉时期产生了成熟的青瓷。 汉代瓷器特征: 汉代瓷器多为青釉,胎质较粗,胎釉结合不好,釉层厚薄不匀,往往有剥落现象。器物表面施釉一般不到底,下腹部和底部露胎。器型较前代更为丰富,常见纹饰有弦纹、方格纹、麻布纹、锯齿纹和“蝶”形纹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战乱纷飞的北方,广西地区相对安定,呈现出太平景象,瓷器制造业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广西生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属于南方青瓷系统。胎多为灰白色,胎壁较厚,烧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釉色以淡中泛黄者居多。以素面青瓷居多,有的虽有花纹装饰,但都比较简单朴素。在装饰手法上比以往有所创新,多以动物作为整体造型,而盘、碟等器物则以刻划莲瓣纹装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盛行。 隋唐时期,广西瓷器生产快速发展。瓷器以青瓷为主,器型、釉色均较以往丰富。施釉不及底(俗称“半截釉”)是这一时期器物的典型特征,一般器物都是上半部有釉,下半部露出灰白色胎骨,釉面常现细碎的开片纹。 龙窑模型 龙窑多见于中国南方,因其形式龙而得名。始于商代,至宋代基础达到完善。倾斜角度为8--20度,窑长30-80米,形成自然抽力,有利于窑炉升温。以木柴为燃料,烧还原焰为主。 蛋形窑 蛋形窑,景德镇传统窑炉之一,因其形似半个鸡蛋,故名。又名柴窑。由元末明初的葫芦形窑演变发展而来。其结构,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窑长7--18米,以木柴为燃料,烧还原焰。 馒头窑 馒头窑,中国北方传统窑炉之一,因其形似馒头而得名,又名圆窑。商代早期便已出现,唐代发展为半倒焰窑,宋代臻于成熟。以煤为燃料,烧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温度达1300度。 宋代,人口的增加、喝茶习惯的盛行以及海外市场的大量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广西制瓷业的发展。广西宋代瓷窑产品在追求外地名窑瓷器风格的同时又有所创新,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广西北部洛清江沿岸瓷窑多仿北方窑口,属耀州窑青瓷系;广西东部北流河沿岸多仿南方窑口,属景德镇青白瓷系。纹饰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海水婴戏、海水摩羯、珍珠地缠枝花卉、席地缠枝花卉、席地宝相花等装饰纹样以及有柄、子名“花头”、形似蘑菇的印花模具,为其他地方所未见。装饰方法以印花、刻花、划花为主,将景德镇的阳纹印花与耀州窑的犀利刀工结合起来,使刻印的花纹活泼洒脱并具浮雕之感,表现了南方特有的纤细柔和之美和秀骨清风的韵味。 青白瓷 青白瓷亦称影青瓷,创烧于北宋前期,成熟于北宋中期。它以含铁、钛量较低的优质高岭土做原料,采用高钙釉配方,在高还原气氛中烧成。胎质洁白细腻坚薄,呈半透明状。釉色晶莹透亮蕴润,柔和淡雅,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色质如玉,故有“饶玉”之美名,“隐青”瓷之称。以景德镇青白瓷最为著名。广西青白瓷师承景德镇,烧制随晚,但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定窑、耀州窑、建窑等名窑所长并不断创新,从而崛起迅速,成为青白瓷的主要产地之一。 模具 模具是瓷器作坊重要的工具之一。宋代模具兼有印花和成型两种功能。目前的制作方法,一是轮制成型,然后在其上面印制出花纹图案;二是用刻有花纹的母范翻制。 龙泉窑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宋。北宋时其产品依然深受越窑影响,釉色多呈青花色,以刻、划花为装饰,常见纹饰有鱼纹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