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范秀成王莹国际经贸探索.DOC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范秀成王莹国际经贸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范秀成王莹国际经贸探索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范秀成 王 莹 《国际经贸探索》 2007年第05期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对空间布局产生不均衡的影响,有利的区位模式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并造就全球城市的产生和生产性服务的全球扩张。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跨国公司扩散效应的影响下,我国生产性服务得到蓬勃发展,其区位模式选择对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从集聚和扩散两方面对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模式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国际比较      一、理论回顾      传统的产业区位理论是针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的,但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不同于制造业,因此,传统区位理论不足以解释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多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研究一般都从部门就业和增长模式来探讨产业,如Harrington(1995)对美国的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就业、收入和税收具有直接和非直接的贡献,并对区域活动生产率和竞争具有贡献;也有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的影响因素和组织形式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后者。   (一)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生产性服务企业具有高度知识密集性,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非是劳动力成本、交通运输、自然条件、土地价格、原材料和政府税金等成本驱动型因素,而主要考虑与接近相关(接近顾客、同行和外部信息)、与易达性相关(如交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和与环境相关(如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准成本或非成本型因素。影响生产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范围经济、生产性服务的固有特点、技术进步和跨国公司内部等级关系。范围经济主要指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整合程度,表现为企业的垂直或水平一体化的程度。生产性服务本身具有高度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信息具有高度依赖,因此其区位选择可看作是对信息的需求,信息的核心属性是它的空间属性.而接近性就成为获取信息的关键。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服务可贸易的程度。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但另一方面,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又增加了企业扩散模式,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组织形式。跨国企业内部的等级关系也影响其区位选择。为了给分散的分支机构提供服务,跨国公司总部的中心功能凸显。总部形成生产性服务的主要市场,由于总部工作中面对面交流的需要增加,因此,形成了生产性服务的中心区位模式。此外,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同区位模式还与它们之间的交易强度相关,那些不复杂的、能够实现标准化的服务交易活动会在空间布局上趋于分散,而那些复杂的、不能实现标准化的服务交易会选择集聚的布局模式。   (二)生产性服务业组织形式的演变涉及区位空间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是集聚和扩散。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最初多数生产性服务企业均选择集聚模式,这是其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波特认为,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的企业和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结。Markusen(1989)提出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呈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从而刺激产业聚集和区域发展。“集聚”有利于企业便利地享受相互间的服务,增加实现前向和后向联系的机会;有利于企业找到更合格的人才,节约人才搜寻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降低企业与顾客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企业可通过集聚学习获得竞争优势。生产性服务的集聚主要通过“全球城市”的形式实现(如纽约、东京、伦敦等),这是由其必须接近客户的性质所决定,实现交易成本节约、易达性增强及业务量增加等优势。Daniels(1985)指出,虽然显著的面对面联系方式在减少,但许多其他因素(如传统和威望等人为因素,以及劳动力、工资和房价等经济发展因素)仍然导致生产服务业办公场所依然集聚在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生产性服务业在特定城市的集中,造就了全球城市的浮现,改变了全球经济空间的尺度和结构。全球城市的功能和特色,在于提供便于企业全球运作的服务;其具体表现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生产性服务业扩散趋势非常明显。依据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当集群的收益高于其成本时,集群规模会不断壮大,这样会吸引新的生产性企业加人集群;但当集群达到一定规模.突破临界点时,集群内的拥挤和竞争现象会加剧,集群内企业的进入和成长速度就会降低,最终会导致集群的衰落,而呈现出扩散模式。依据Francois Perroux(1950)提出的“成长极”概念,发展良好、规模适中的企业网络本身就是具有潜力的成长极,极本身能够引发成长与扩散效益,带动区域内其它经济产业成长。扩散模式是企业追求内部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企业品牌效应的市场扩散;边际成本为零的技术、信息以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