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其根脉的传承和发展季山王红星张松波李向东邹晓艳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号投稿日期修回日期摘要目的弥补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鲜有研究当代与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关联问题似未见文献论及的缺陷方法对现存近现代和当代水利科技期刊有关水利史志文集以及和期刊检索数据库等文献进行考证统计对比和综合分析总结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概况及其传播和影响提出源流期刊的概念探讨当代和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有无关联的问题结果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在办刊历史涵盖水利分支学科论著
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其根脉的传承和发展
季山 王红星 张松波 李向东 邹晓艳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150080
投稿日期: 2016-04-01
修回日期: 2016-09-06
摘 要:[目的]弥补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鲜有研究,当代与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关联问题似未见文献论及的缺陷。[方法]对现存近现代和当代水利科技期刊、有关水利史志文集以及CNKI和期刊检索数据库等文献进行考证、统计、对比和综合分析,总结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概况及其传播和影响。提出源流期刊的概念,探讨当代和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有无关联的问题。[结果]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在办刊历史、涵盖水利分支学科、论著的深广度、学术和社会影响以及总体水平诸方面有所传承和重要发展。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学术和社会影响较大。证实源流期刊等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确系当代水利科技期刊的根脉。[结论]对根脉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代水利科技期刊对历史和对科学的尊重,有助于提升其总体水平。
关键词:水利科技期刊;源流期刊;传承;发展
DOI:10.11946/cjstp.201604010269
水利科技期刊对水利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龙头和龙尾作用,水利科技期刊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当代(1949年至今)水利科技期刊(以下简称当代期刊)研究取得显著进展[1-5];然而近现代(1840—1949年)水利科技期刊(以下简称近现代期刊)研究却大为滞后,一些论著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弊病[6-7],个例已有所研究[8],整体研究有待深入[9]。至于两个大时代期刊有无关联或传承和发展问题似未见文献论及。鉴于当代期刊编辑、作者对近现代期刊历史了解不多,而当代的期刊工作有必要以史为鉴,弘扬近现代期刊等物质(遗留文献)和精神层面的优良传统。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大时代水利科技期刊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根据有关文献介绍近现代期刊的创办背景和办刊理念,阐述其传播和影响状况;进而引入源流期刊的概念,探讨当代期刊对源流期刊等近现代期刊在办刊历史、涵盖水利分支学科、论著的深广度、学术和社会影响以及总体水平诸方面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1近现代期刊概况
创办背景和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江河失治,洪旱灾害十分严重。1917年,海滦河大水,天津等13个县市受灾。1921—1922年,陕西省大旱,1929年又大旱,“全省九十二县,无处非灾区”。1931年,全国性大水灾。加之军阀混战,外敌觊觎挑衅,民不聊生。社会各界对水利事业给予了关注和重视。1919年,孙中山先生发表“实业计划”,倡导扬子江水道整治、导淮和沿海港口建设,极大地鼓舞了有志于水利建设的仁人志士。1914—1930年,全国水利局、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导淮委员会及各省水利局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水利机构”相继设立。1915年成立的国内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交流思想以进事功”[10],于1917年创办《河海月刊》,开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先河。其后,为满足水利机构及学术团体等开展工作的需要,《华北水利月刊》《水利》等问世。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前,近现代期刊已达33种。卢沟桥事变之后,近现代期刊数量很快萎缩,有的编辑室和库房被日寇轰炸破坏“荡然无存”[11],有的被迫西迁。西迁等期刊不屈不挠坚持出版到抗战胜利。截至1949年9月,近现代期刊累计出版约51种[12],其发展历程见表1,代表性期刊封面见图1。
表1 近现代期刊的发展历程
阶段 初始
1917-12—1927-12 发展
1928-01—1937-06 萎缩
1937-07—1945-08 恢复
1945-09—1949-09 新办(种) 11 22 9 9 续办(种) 1 3 7
图1 《河海月刊》等近现代期刊封面
办刊理念和办刊宗旨
办刊理念
近现代期刊以“实业救国”“水利救国”为办刊理念。《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年报》在序言中明确提出“遵循总理‘水利救国’遗教”办刊[ 13 ]。主持创办《河海月刊》《水利》等期刊的李仪祉主张在抵抗外侮的时候,必须先充实铁路公路水利等实业[ 14 ],办刊研究水利的目的在于“求水利之振兴”[ 14 ]、“救济农村的方法”[ 15 ]。《水利》月刊期望刊载的“关于水利之论著计划译著时闻等文字”“果能见诸事实,中国之大幸也”[16]。
办刊宗旨
《河海月刊》以研究学术,联络师生、校友,互通信息为办刊宗旨。《华北水利月刊》以阐发水利工程学术并报告华北水利委员会业务及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