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内阁制清朝设置军机处
* 项目 朝代 制度 认识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早期政治制度 夏商 王位世袭制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 分封制与宗法制 封建政治制度 秦朝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②消极: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汉朝 郡国并行制,察举制 唐朝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宋朝 “二府三司制” 元朝 行省制度 明朝 内阁制 清朝 设置军机处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1)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 (2)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1)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本栏目内容,只保留在教师用书中) 1.(2008年高考上海卷)“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分封制。根据题干“封建”“屏周”等有效信息可得出答案。 【答案】 A 2.(2009年高考宁夏、辽宁文综卷)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 西周实行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3.(2009年高考广东卷)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解析】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清朝初年,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牵制作用。A、B、C三项所述各项措施均加强了皇权。 【答案】 D 4.(2009年高考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 “九鼎”是我国夏朝禹时铸造的,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三国”指夏、商、周。材料的含义是九鼎铸成之后,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夏、商、周三个朝代对“九鼎”的重视,关键在于“九鼎”代表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标准版二.docx VIP
- 大学生国情社会调查报告.docx VIP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一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干干净净真舒服刷牙 教案.pdf VIP
- 人教版劳动一年级上册项目一《洗手》(教案).docx VIP
- 《南京照相馆》电影介绍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病人发生滑倒.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练习卷.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写日记练习卷.doc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