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讲解词09年五月给旅游局..deflate.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园讲解词09年五月给旅游局..deflate

梁园介绍0905版 佛山梁园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是佛山梁氏家族宅园的总称,由无怠懈斋,十二石斋,寒香馆,群星草堂及汾江草庐五组特色各异的园林群体组成,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历时五十余年精心营造,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并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梁园正门高挂一匾,书有“部曹第”三字。明清时期,各部、司官通称“部曹”,梁九华官至大理寺主事,又称“部曹”,故其宅第称“部曹第”。门前水磨青砖皆以手工磨制,做得细的即使刀片也难插入,足见工艺精湛。门檐下砖雕,一为花开富贵,一为四季平安,是佛山富家门前常用的豪华饰品。 清嘉庆初年(1735-1799),梁氏13世梁国雄带着全家从顺德杏坛麦村迁居佛山松桂里。当时的佛山,手工业、铸造业、陶瓷业、中成药、纺织业等都很发达,是岭南的商业中心。人们为了祈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合家平安,当地百姓拜神上香的习俗非常普遍。国雄寻道商机,马上与家人开始制作香、烛,挑着担子走街穿巷叫卖,后在佛山汾宁路开设“兰宝”店铺,专营香烛、金粉,此后,家族逐渐兴旺。佛堂是以前达官贵人家族礼佛的地方,一般有钱人家都会设私家佛堂拜佛。 梁园宅第是目前佛山市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占地1500余平方米。整体建筑纵横排列整齐、格式统一。各单进建筑设有左右侧门与小巷相通,朝向园林大门。除前排分别设有佛堂和客堂之外,其余均为梁九华家人的住宅居室。各进单体建筑室内布局基本一致,入门处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趟栊门。内设有正厅和朝厅各三间,以天井相隔,左右为两廊,形成“回字形”的小院落,故称“三间两廊带朝厅”。其主人熟通地理风水,在建筑的构造上设置考究,朝厅是读书写字的地方,他采用了玻璃屏风门和花架的装置,显得既有外观的装饰又起到通风采光作用。另外,朝厅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相熟的客人来了也会被请入朝厅与主人畅谈。房子冬暖夏凉,用花岗岩做墙角,既能防虫又能起到防盗的作用。同时厅堂居室的内外空间和门窗的设置上也非常合理,使整个住宅区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 客堂是梁氏家族会客的地方。梁氏为佛山望族,与南海、顺德等地的文人墨客如吴荣光,张维屏等来往密切,故设客堂以招待客人。里面陈设的八仙台、搭几、官座椅等皆为清广式家具,以酸枝精制,已有百余年历史。 刺史家庙始建于咸丰2年(1 8 5 2年),是梁氏家族用来祭祖及聚集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建筑分为前后两进,正厅的设置较为高大,为九架前后廊梁架,步架以“瓜形”柱饰抬梁,亦称“四柱大厅’’。正厅以两廊与门厅相连,形成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门厅前廊是建筑装饰的主要部分,其上下抬梁,斗拱,雀替,驼墩等均遍饰着精巧细腻的花卉及人物故事雕刻或高浮雕。它与前后檐板图饰相互协调,衬托着正大门的庄严美观。祠堂的屋面脊饰等构件更反映出当地的传统工艺——三雕两塑(木雕、石雕、砖雕、陶塑以及灰塑,),建筑为硬山顶山墙,也称为“封火山墙”,它主要是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刺史家庙为什么称为刺史家庙呢?其实它是梁氏一位主人梁玉成的祠堂。只有有功名的达官贵人才能有祠堂。梁玉成是梁九章的父亲,当时九章任四川的知州而他父亲去世以后,皇帝为了表彰九章做官有功,于是赐了玉成谥号“刺史”。(晚唐五代前,刺史是一个很有实权的官职,后刺史职任渐轻,宋代时一般以朝臣充知州,刺史逐成专供武将迁转的虚衔,明清刺史成为对知州的雅称)现在的刺史家庙是90年代重修的,由梁氏18世传孙,著名的工笔画家梁纪先生题字。现在在家庙里展出的是关于梁园历史和梁氏家族后人情况的展览——梁园百年风采展。 梁九图:在梁氏叔侄中,以梁九图名气最大,小时候他就是佛山镇远近闻名的神童。梁九图生活在富裕和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里,其父梁玉成是驰誉远近的医家,著有《良方类钞》20多卷。梁九图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他自幼聪明过人,喜爱读书,10岁便会写诗,曾著有《粤台饯别图》和《祁相国隽藻韵》一诗,因此声誉鹊起。 梁九图博学多才却生性淡泊,不愿做官,喜欢做无拘无束的文人雅士。他喜欢写作,自幼到老都坚持每日作一首诗或一篇文的习惯。所以,梁九图毕生笔耕硕果累累,著有《十二石斋诗集》、《岭表诗作》、《紫藤馆文存》、《汾江随笔》、《佛山志馀》、《岭南琐记》等,是位创作颇丰的文苑才子,人们尊他为 “汾江先生”。 除了诗文,梁九图善丹青和书法,是画兰花的高手。现今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的《墨兰》2幅,佛山市博物馆也藏有他的《墨兰立轴》和书画作品10多幅。梁九图的作品在民间一直深受欢迎,当时人们哪怕只得到他一小幅字画,都视作璧玉一样珍藏起来。也许是为了搞好创作需要,梁九图喜欢到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和采集灵气。凡是名山秀水之地,他不怕登高涉险去探寻。 梁九图继承了梁家扶贫助残、热心公益的传统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