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
绍市帮扶办〔2011〕1号
2010年全市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
奔小康工程工作总结
2010年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若干意见》,根据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农民增收、加快民生改善、增强内生功能三大目标,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坚持村户并扶,创新工作机制,在项目帮扶、助业帮扶、结对帮扶和制度帮扶等方面,成效显著,亮点呈现。欠发达村的经常性收入增幅达12%以上,全部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行政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幅度达15.8%,2009年人均纯收入3500以下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人均纯收入在2501-4000元的低收入农户60%以上超过6000元。
一、大力推进欠发达乡村发展
1、重抓物业项目建设。一年来,各地按照“项目带动,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发展物业经济为核心,以盘活现有资产资源为途径,以联村共建规模型项目为重点,开发建设一批村级物业项目。一年来,全市经济薄弱乡村开工建设有关物业项目459个,建成388个,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其中市级共确定重点联建规模型项目10个,总投资达5636万元,目前已建成新昌县大市聚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茶市购置店铺1000平方米、嵊州通源电站改造、兴建里南农贸市场等4个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使144个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稳定增加3-10万元收入。其余重点物业项目也进展顺利,如新昌县儒岙胶襄原辅料市场商铺用房完成主体工程的80%,上虞市陈溪市场商业房主体已结顶,绍兴县共有8个村联合启动总建筑面积达到5001平方米的社区物业项目等,都将陆续完工进行招租。同时其他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向内挖潜,兴建改建一批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单体性项目。如越城区19个欠发达村启动集体经济单体性项目75只,投入资金1933万元;新昌县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单体性项目共28个,补助资金238万元,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0万元;上虞市强化对42只村级物业经营项目兴建完成,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420万元。
2、重抓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各地充分依托农村资源,因地制宜,通过支持土地流转、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业投资项目建设等,大力扶持欠发达乡村发展特色种养业、高效生态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如新昌县回山镇组织本镇域内经济薄弱村土地流转,引进丰岛集团发展杨桐基地1800亩;诸暨市东白湖镇在3个市级经济薄弱村共建香榧基地480亩,精品茶基地255亩;嵊州市浦口街道建设小辣椒、草莓等特色种养业基地,发展水产养殖、菌菇种植等城郊型效益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利用欠发达乡村的农业产业和良好农村环境资源,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如上虞市陈溪乡、嵊州市下王镇等整合山区旅游资源,开办清溪漂流、农家乐餐饮、水果采摘和农产品销售等休闲服务项目,带动和促进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
3、重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民生类项目建设。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先在欠发达乡村开展 “百千工程”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欠发达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共启动了水利、交通、通信、电网等民生类建设项目625个。如诸暨市安排财政资金566万元,扶持欠发达乡村进行自来水改造、农房改造、改路改厕等项目建设;上虞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环境卫生示范镇村实施以奖代补;嵊州市出资补助200多万元,对全市经济薄弱村实施主干道硬化、卫生改厕、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项目。
二、积极拓展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
1、加强技能培训促增收。以实现稳定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为目标,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劳动技能培训。全市共免费培训低收入农户10023人,比上年增加10%以上。积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岗位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并通过推出公益性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措施,大力拓展低收入农户就业领域,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一年来,全市新增低收入农户就业5711人。
2、加强创业服务促增收。对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意愿的但缺乏创业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各地采取多种帮扶服务,积极引导其自主创业。一方面开展金融助业帮扶,如新昌县落实低收入农户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全年共发放免息贷款51万元,一年来共发展了特色种植业1115户,1568亩;发展特色养殖业 176户,2505只(羽、头);发展水产2户,养殖水面13亩;发展家庭工业、从事来料加工282人,帮助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嵊州市发放惠农卡16307张,放贷133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创业创新。另一方面落实资金支持,如绍兴县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家庭工业,补助设备购置额的三分之一;诸暨市既对636户低收入农户创业实施直补,又出资建造来料加工集聚点,供低收入农户进行来料加工生产使用。
3、加强带动就业促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