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油水同产时,产水量在总产液量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4.1计算产水率: 的关系: 随着油藏水淹程度的增加,产水率增加速度—“两头慢中间快”。 4.2 确定自由水面位置 Sor 100%产水面位置的确定:Sor点与实际100%产水面对齐,则Pc曲线的横坐标对应的位置即为自由水面。 【例】上述油藏100%产水面的海拔高度-1073m,由相渗曲线知,残余油饱和度20%,由地层条件下的毛管力曲线知,残余油饱和度对应的毛管力为0.02MPa,束缚水饱和度对应的毛管力为0.05Mpa,地层条件下油水密度差为0.205g/cm3。试求该油藏: ①自由水面的海拔高度:自由水面海拔高度-1073-10=1083m ②实际过渡带的高度; ③100%产油面的海拔高度:h=-1073+14.9=-1058.1m (1)自由水面或毛管力为零的面; (2)100%产水面。 通常由试油、钻井中途测试、电测等手段确定。 4.2 确定自由水面位置 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同一油藏100%的产水面并不是水平的,而自由水面却始终为一平面。 第五节 微观渗流机理 1、互不连通的毛管孔道,单相液流 在毛管中的流速v: 在外加压差下,渗流主要发生在大孔道中。 水驱油过程中总是存在残余油,其原因在于岩石的孔隙结构。 例: 2、互不连通的毛管孔道,两相液流 两相界面的运动速度v:与孔道半径、两相的粘度差、毛管力大小、驱替时间有关。 ΔP较大时,r越大,V越大; 时间增加,V增加。 当P1-P2=0、μ2→0时,例如仅靠毛管力吸水驱气: 当t=0, v为极大值,如土吸水的速度开始很快,以后逐步变慢。 3、不等径并联孔道的两相液流 孔隙亲水 注入压力大,Pc小, 小毛管留下残油; 4、毛管孔道的混合液流 若毛管中只有单相液流: 若孔道中充满油水(或油气)混合物时,其流速为: r/r0: 0.9 0.99 0.999 vL/v0: 0.35 0.04 0.004 液珠或气泡半径越大,混合物的流速越小。 * 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盐,其化学结构式如图一端是碳氢组成的基团,为对称的非极性结构;另一端是非对称的极性基团。直线段的一端代表非极性的碳氢链,圆的一端代表极性基团。 极性端朝向水而非极性端朝向空气,使空气对表面上分子的引力增加,空气与水之间的极性差减小,从而使界面张力减小。(极性均衡原则) * 使固体表面能减小的液体润湿固体表面。 * 石油中除含有非极性烃类外,不同程度地含有极性物质。石油中的极性物质对各种矿物的表面都有影响,但程度不同;有的能完全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有的影响程度轻微,主要取决于极性物质的性质。 矿物表面的尖棱对三相周界的移动阻力很大,因此在接触角的测定过程中,若矿物表面不平滑就不能反映岩石真实润湿性。 * 将已饱和油的岩样放入吸水仪中,然后将仪器内充满水。若岩石亲水,在毛管力作用下,水将自动吸入岩心并将岩心中的油驱替出来。驱出的油浮于仪器的顶部,其体积由刻度尺读出。岩心吸水,则表明有一定的亲水能力。 * 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不同,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分布也不同。由于各界面张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润湿相总是附着于颗粒的表面,并力图占据较小的粒隙角隅,而把非湿相推向更畅通的孔隙中间。 如果岩石颗粒表面是亲水的,水则附着于颗粒表面: * 在亲油岩石的水驱过程中,水首先沿着大孔道形成曲折迂回的连续水流渠道,而油只是在水流的摩擦携带作用下沿孔隙壁面流动;当继续注水时,水逐渐进入较小的孔道,并使这些小孔道串联起来形成另外一些水流渠道;当形成的水流渠道多得几乎使水畅通地渗流时,油实际上已被憋死,残余的油停留在一些小孔道内及在水流通道的固体表面上以油膜形式存在。通常,把这种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称为“驱替过程。” * 过渡带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由于油藏中的气油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量的影响, 油气界面张力很小,故油气过渡带高度较小。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气油界面张力 ,而且水油密度差小于油密度 ,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例】若汞的表面张力为σHg=0.48N/m,对岩石的接触角θHg=140°;水的表面张力σw=0.072N/m,对岩石的润湿角θw=0°,则压汞法和半渗隔板法(空气驱水)测得的毛管力曲线的比值PcHg/Pcw为: 4、毛管力曲线的换算 五、毛管力曲线的分析 1、毛管力曲线的基本特征 非湿相流体排驱湿相流体过程测得的毛管力曲线称为驱替曲线。 湿相流体排驱非湿相流体过程测得毛管力曲线称为吸吮曲线。 驱替过程与吸入过程中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课件.pptx VIP
- 生活饮用水净化与消毒课件.pptx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pptx VIP
- 2.1.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课件)(共16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跨文化交际英语(北京理工)》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pdf VIP
- 北京理工大学.ppt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1.2种子植物第二课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课件(内嵌视频)-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噪声污染及防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