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太阳辐射 第一节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时间长短 二、太阳辐射光谱 三、太阳辐照度 四、太阳在大气辐射中的减弱作用 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六、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一、太阳辐射时间长短 (一)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同时期获得的辐射能量不同,使温度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温度高;反之,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温度低。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 ?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 ?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 ?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 ?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 ?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 ?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太阳高度角(h⊙) 太阳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常简称为太阳高度。 h⊙ = 0°时最小,h⊙ = 90°时最大。 太阳高度角(h⊙)的变化: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h⊙最小,水平面上得到太阳能少;正午,h⊙大,水平面上得到的太阳能多。 北半球:一年中,冬至h⊙最小,夏至最大。所以,太阳辐射能夏季大,冬季小。 (三)昼夜形成与日照时数 北半球日照时间变化: ① 一年中,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最短; ② 夏半年昼长夜短,昼长随纬度升高而增长,日照时间越长,冬半年昼长随纬度升高而缩短,日照时间缩短,春、秋分则不随纬度升高而变。 太阳常数的数值随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和测定方法的不同而有变化,并非一个常数。 1981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根据火箭、卫星等仪器观测的结果,将太阳常数值修改为1367.69 J/ (m2.s) ,其变化幅度一般在±2% 范围内。 3.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照度 如果不考虑大气的影响,则地平面上的太阳辐照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图中(P13)的Sˊ为某地平面的太阳辐照度,S0为太阳常数,h⊙为太阳高度角。这时到达AC和AB面上的总辐射量相等,即: Sˊ=S0Sinh⊙ 一天中,正午h⊙最大,Sˊ值最大,夜间h⊙最小(为零),Sˊ也值最小;一年中,夏至正午h⊙最大,Sˊ值最大,冬至正午h⊙最小,Sˊ也值最小。 4、 光照强度 表示光效应的物理量,称为光照强度,简称照度。 光照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可见光的强弱。它指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对正常人眼能产生光亮感觉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单位为Lx(勒克斯)。 照度有日变化,一天中以正午时为最大。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随纬度增加,照度减小。 晴天时,照度由直射光和散射光二部分构成,阴天仅为散射光。 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O2,O3,CO2,H2O等 O2 吸收? 0.2?m的紫外线,主要发生在高层大气 O3 吸收紫外线, 在0.2-0.3 ?m在强烈的吸收带,使?0.3?m的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能减少太阳总能量的4% CO2 主要吸收红外线,强度较弱 H2O 主要吸收红外线,吸收量占13% 尘埃、水滴也可吸收部分太阳辐射 特点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占总量的24%; 3) 平流层以上气层主要是O2,O3吸收紫外线,吸收率接近于1; 平流层以下主要是水汽和CO2对红外线的吸收; 4) 整个大气层对可见光的吸收率约为0.1,而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因此,低层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是很少 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透明度 当大气透明系数增大时,直接辐射增大,但散射辐射减小,这时,辐射总量的变化就无法判断。一般来说,直接辐射大于散射辐射,因此,当大气透明系数增大时,总辐射也增大。 (3)海拔高度 当海拔升高时,大气透明系数增大,总辐射也增大。 第二节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水滴等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能,其中尤以水汽的吸收能力最强。 据统计地面辐射的能量93%被大气所吸收,仅有7%的能量散失在大气层之外,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仅为大气上界的6%,可见大气能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所以说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中各种微尘和二氧化碳成分的存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 有保温和增温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