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宁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长宁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6-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月上柳梢头, 。 (《生查子·元夕》) 2、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 3、此生谁料, , 。 (《诉衷情》)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卷香风十里珠帘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乙】(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一书》,乙文作者是清朝的与,归而形诸梦。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从借书的角度,表现少年袁枚对阅读的渴求已达到痴迷的状态。 B、乙文从读书的角度,表现孔子和苏东坡阅读名著的钻研探究精神。 C、甲文以自身为例,具体指导黄生借书的方法,紧扣了文章标题。 D、乙文以名人轶事为论据,证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是最不济事”的观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元祜:与下文的“绍圣”,都是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涪陵:地名。11、基础二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作 (??????)???????????? 归(??????) 12、对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14.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些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 (2) (3) 现代文(共4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黏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