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魏晋南北时期及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比较.docVIP

浅议魏晋南北时期及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魏晋南北时期及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比较

浅议魏晋南北时期及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比较摘要: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格、内容以及气氛在隋唐时期有了明显的转折。魏晋时期阴郁血腥,而盛唐时期则大气明亮。产生这种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自民众的绘画工匠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合进了壁画当中。 关键词:区别 阴郁 欢快明亮社会文化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会伴随着它特有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每一段社会时期的形态是不同的。然而,能真实的反应和概括社会形态的是当时社会的社会文化。比如当时的文学,绘画。当然这些文化不是出自统治阶层的,而是出自社会基本阶层的,出自人民大众的。 莫高窟的艺术就是来自各个历史时段民间画工,它们真实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莫高窟也叫做千佛洞,根据唐朝武周圣历元年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是一个被称为乐樽的和尚开凿的,从那时起莫高窟营建的历史也就开始了,并不间断地延续发展一直到元代,记载洞窟有四百多个。由于开凿时代不同,这些洞窟里的壁画内容、风格、以及所形成的绘画气氛有着极大的差别。 一、魏晋南北朝壁画内容及其所反映的主题 绘制于北魏前期第二七五窟的《尸毗王本生图》,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或两个场面。画面描写尸毗王为了救下即将被老鹰吃掉的鸽子,割下自己的肉来换取鸽子的姓命的场面。尸毗王端坐,双目下垂,表情安详镇定,旁边的人割着自己左腿上的肉。周围有表情各异的他的弟子,天上有飞天散花。这些场景也衬托出这个庄严的主题。 第四二八窟的《萨堹那太子本生图》以连环绘画的方式,很容易的将故事发展的顺序表现在画面上。叙述着太子从出家到圆寂,主要讲了太子舍生饲虎,自我牺牲,拯救他人。会冷色调与阴暗的气氛想配合,完美的渲染出了主题的气氛。 这些都是以本生故事为主题的壁画,主题思想是所谓“忍辱牺牲”、无原则的“施舍”,表现为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狼吃虎噉、自刎投岩等悲剧性场面,至使整个洞窟的气氛凝重、不安、狂躁。给人一种阴冷恐怖的感觉。 二、唐代壁画内容及其特点 然而,当你转身进入唐时期的洞窟,那里则是另外一番天地。与魏晋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唐代,此时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 在一七二窟中《西方净土变》壁画,我们可以感到其构图宏伟,气魄庞大,在巨大的画面上从整体到局部控制得得当自如,浑然一体;在技法上亦能看出画家的高深修养。在壹壹二窟中《观无量寿经变》,我们看到画家对生活的充分感受,每个人物的造型都非常华丽,仿佛画家是生活在一个歌舞的世界中,精神永恒,色彩灿烂辉煌。 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变化,魏隋时代的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大大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和愈来愈多的“供养人”形象。从经变题材的选择和场面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这时的社会现象、宗教思想及人们的愿望,已与南北朝时代大为不同了,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沉郁的情调;喜乐升平的极乐世界,代替了阴森血腥的场面,特别是“净土变”、“药师净土变”等壁画风靡一时,多半是赞颂佛国的欢乐,暗示皈依必得善果,用以扩大佛教的影响。围绕着经变的内容描绘,还穿插了许多生活现象的场景,如宴饮、阅兵、行医、行旅、耕作等,简炼真实而有生趣。在艺术技巧上,也表现了超越前代,无与伦比的卓越。雄伟壮观的画面出现在石窟的壁画中,说明了盛唐时期的佛教如日中天,盛极一时。气势恢弘、富丽堂皇的场景,也说明了这一时期物质的极度丰富。唐代时期的壁画艺术更是随时代精神赋予壁画以人的思想感情。 三、明显区别及其新城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时期与隋唐时期所反映的内容和气氛形成了明显对比。可以直接这样说:前者表现出了阴界,而后者描绘了天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这当然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决定的。所谓社会文化,就是一个社会在其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综合。 早期敦煌壁画就是在动荡的社会下产生的。所以在莫高窟早期壁画中,本生故事占据最主要、最中心的位置,主要的也是根本原因,就是本生故事正切合了南北分裂割据、战争频繁、横征暴敛、徭役无度、“死者蔽野,白骨成聚”的苦难时代的社会需要。人们在黑暗的现实生活中绝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佛教虚幻的境地中,盼望着“舍己为人”的救世主的出现,来拯救他们出于水火。 唐代就不一样了,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内加强与各民族联系,在国外与许多亚洲国家频繁交往,各种因素促使唐代产生了辉煌的封建文化。反映在敦煌绘画中,经变故事增多,制作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在这些鸿篇巨制的经变画中,描绘的都是幻想中神化了的人的社会现实活动。由于盛唐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人物形体健壮丰润,因此,这一时期绘画人物形象,一扫魏隋时代的秀骨清像、意态潇洒的面貌,而丰满圆润、健康壮美、现实意味较强的造型跃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