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高密派诗人李少鹤冷诗艺术
清代高密派诗人李少鹤冷诗艺术内容摘要:李少鹤是清代乾嘉年间“高密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681首,主要收录于嘉庆刻本《少鹤先生诗抄(十三卷)》中。其大部分五言古诗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偏暗、偏冷、偏孤静,约而言之,孤冷二字是也,下面笔者结合作品分别论说。
关键词:李少鹤 高密派 冷诗
李少鹤是清代乾嘉年间“高密诗派”的代表人物,山东高密时期其与胞兄怀民(石桐)效法唐张为《诗人主客图》,编定《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取唐元和以后诸家五律,辨其体格,奉张籍、贾岛为主,朱庆余,李洞以下为客,发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中晚唐诗歌运动。与此同时,少鹤个人也进行了大量诗歌创作,得诗凡681首,主要收录于嘉庆刻本《少鹤先生诗抄(十三卷)》中。袁枚则称其诗“高淡可喜”,其人为“今之苏子瞻也”。(《随园诗话》)近人汪辟疆在谈到高密诗派的影响时,也说:“胡森亦以江西人,与少鹤往来,自是江西诗人多有传其《中晚唐诗主客图》者,于是,江西有高密诗派。孙顾崖以吴人官粤西,而最服膺石桐少鹤诗说,……于是东吴有高密诗派。”[1]由此可见,宪乔之诗对当时诗坛的影响。
作为高密诗派的核心人物,宪乔在宗师的选择,“规模较阔,出入唐宋诸大家,能运以己意,虽巉削不伤真气。”[2]这里的“唐宋诸大家”,具体指唐代韩愈、张籍、贾岛和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汪辟疆说:“少鹤五言,近贾为多……惟五七言古体,则尝出入韩苏,气体较大,……要皆不失为高密派重镇也。”(《论高密诗派》)汪氏指出了少鹤宗师所自和学诗辨体的特点。对于宗韩之诗,其诗中多有自述,暂且不表,在此我们专门谈谈其宗岛之诗。“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这两句诗是贾岛《早秋寄天竺灵隐寺》一诗中的句子,不过用来概括李宪乔“冷派诗”的艺术特征倒显得形象贴切。其大部分五言古诗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偏暗、偏冷、偏孤静,约而言之,孤冷二字是也,下面结合作品分别论说。
首先是色调偏暗的诗,这是从视觉感受方面说的。李宪乔诗歌选择的典型时刻,总是或在黄昏,或在月夜,或在阴天,或在暗室,即使艳阳高照之时,也必然处在浓荫里,要之,他的诗像一只怕光的蝙蝠。“暝舷不能寐,兀立吊江东。“(《夜半舟中望燕子矶作寄子才》)这是在暗室;“孤馆当昏坐,荒钟隔雨闻。”(《和石桐闻钟寄子迄》)“残雪暮归寺,夕阳深闭门。”(《兴胜寺》)这是在昏馆暮寺;“游子半夜棹,严城千里冰。”(《月夜次长江》之二)这是在夜半;“州城接孤岭,昏雪没巑岏。”(《有感祝舍人大雪宿蔚州北山作》)“荒江迥望绝沿洄,雾瞀氛昏到晚开。”(《泊龙头矶闻鹧鸪》)这是在黄昏;“鸡鸣江水白,江月堕混茫。”(《鸡鸣》)这是在黎明月下;类似的例子随手可举。他是一个惯于在黄昏月夜出没的诗人,他偏爱黄昏、月亮甚于白昼、太阳,后文将对黄昏、月夜这两个高频意象作专节分析,这里从略。
一个饶有兴味的现象是贾岛诗的色调也偏暗,试举数例,“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白昼里他选择光线较弱的潭底、树荫下;“地寒春雪盛,山浅夕风轻。”(《别徐明府》)虽然炽照,但已近黄昏;“流星透疏木,走月递行云。”(《宿山寺》)“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过河联句》)二句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暮过山村》)“荷翻团露惊秋近,柳转斜阳过水来。”(《题虢州三堂赠吴郎中》)等句,所选景物的背景都是在日暮时分,色彩昏暗。二位诗人,不知是性情偏嗜一样,还是后人模仿前人,艺术面貌惊人的相似。
其次是偏冷的诗。偏冷与偏暗是联为一体,互为作用的,二者在心理上都给人造成阴郁的感觉,故色彩学上把昏暗的色彩划为冷色调。少鹤选择意象时,着意择取雨水、冽泉、雪霰、冷雾等冰质事物,为他的诗境笼上了冷的氛围。写雨的诗篇在他整个诗集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在后面分析意象时将要重点解释,此处从略。单列写冷江、寒雾的诗句。“暗露缀虚网,晴虫上湿柯。”(《寄曲江翁》)“松高云始驻,涧僻水偏寒。”(《书情寄兰公敬之廉夫》)“寺前西涧水,数里见寒澄。”(《题延庆寺》)“石泉寒更澈,霜柳雨中疏”(《怀林云表》)“泉声出荒草,霜气涌孤祠。”(《游长白山澧泉谒范文正公祠》)……从常理上讲,太阳、烟灯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但诗人也要为它蒙上冷色。“冻烟开磵曙,高雪入楼晴。”(《登九仙山西观楼见远道人题壁》)“带湿秋阳犹作暑,倦游行客只如闲。”(《雨后龙山道中》)“溪近夜风激,店荒灯焰寒。”(《旅夜检校亡友单子迄集书卷尾》)烟至于“冻”,秋阳至于“湿”,灯焰至于“寒”,都是作者心理上的极端反应。由于偏冷,选择意象时不离江湖雨雪雾泉,因而他的诗又显得湿,冷湿便成为少鹤“冷派诗”风格的感性形式。
三是静寂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写静的大师。王摩诘中晚年写诗复参禅,禅、诗双栖,“静”是他生活、思想、作品的主要特色。“晚年唯好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