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学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循环教学课件2.ppt

第六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电活动 二、心动周期 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心肌的电活动 1. 心肌细胞: 工作细胞: 自律细胞: 2. 特殊传导组织: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等 (一) 心肌电活动的离子基础 心肌膜电位的内负外正 (二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的自律性 定义: 自律细胞和自律组织: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的传导性 特殊传导组织: 传导速度: 房-室延搁: 心肌的兴奋性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期前兴奋、期前收缩、代偿间歇 心肌的收缩性 定义: Ca2+: (三)心电图: 定义:用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引导电极测记带心电变化的波形即心电图。 组成:一般有一个P波、一个QRS波群和T波、有时在T波之后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 P波:反映左右心房的兴奋过程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先后兴奋时的去极化过程, 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时间(房室传导时间) P-R间期: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S-T段正常时它与基线平齐,因为这时心室肌已全部兴奋,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之间无电位差。 二、 心动周期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心缩期 心舒期 全心舒张期 时间 2.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律平均每分钟75次。 (二)心脏射血的过程 心房的兴奋和收缩 心室的兴奋和收缩(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 心室的舒张(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三)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心音的关系 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可以分别通过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心电图)和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来划分:心室收缩期是心电图中的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也是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别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和结束。 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在正常情况下,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摄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每分种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反映了心脏搏动的效能。 心指数:把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称心指数。 影响因素:心率、心肌收缩力、静脉回血量。 (二)搏出量的调节 异长自身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肌初长增长,使心肌收缩里增强,心输出量增多。舒张末期,心室肌纤维的长度和每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心脏收缩的施塔林定律,或称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调节:心肌不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来调节心肌收缩能力的方式称为等长调节。 第二节 血管生理 各类血管的功能 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动脉血压 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 微循环与组织液的形成 淋巴循环 一、各类血管的特点 大动脉:管壁厚而坚韧,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因而富有弹性和扩张性。 中动脉:口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 小动脉和微动脉:弹性纤维较少,弹性较小,随心脏收缩和舒张口径变化较小,从而产生血流的最大阻力。 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仅有一层扁平内皮细胞,其外有一薄层基膜,通透性很大。是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静脉:和对应的动脉血管相比,血管口径较粗,故容量较大。管壁较薄,故易扩张。 二、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血压:血管壁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或千帕,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血管系统中的血量、心脏的射血和外周血管阻力。 血流动力学: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的力学。血流动力学涉及到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和血量等生理概念。 三、动脉血压 1. 定义和组成 定义:由舒张压和收缩压组成。 舒张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高值。 2. 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动脉管壁弹性、血管血量。 3. 动脉脉搏:由于心脏是一个间歇泵,心室射血入动脉是间断的,这就造成了每一心动周期内动脉容积和动脉血压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动脉随心动周期而搏动。在浅表动脉处,可以用手在皮外按摩到这种搏动,即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 1. 静脉血压:包括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内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2.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 体循环平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