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信用冲刺
第一节 信用的概念
信用的定义
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已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贷或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要素
授信、受信、信用额度、付款期限、信用工具和风险等。
权利和义务:指经济交易行为双方当事人,其中转移资产或服务的一方为授信人,接受的一方为受信人。
被交易对象:主要指授信方的资产,能够以货币或商品的形式存在。
时间间隔:是与其他交易行为的最大区别
第一章 信用概述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结构和计量
按国际惯例,信用可分为金融部门的信用与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其中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又可分为公共部门的信用与非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信用,非公共部门的信用又分为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
信用规模层次结构
现代信用的结构和计量
(一)总信用规模
(二)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
(三)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
(四)非金融企业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
第一层次
总信用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计量的一国或地区的全部信用交易。
总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
=(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应付帐款)+(现金+存款+金融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应付账款+银行贷款)+消费贷款。
第二层次
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金融部门负债
=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
=通货+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
讨论:如何理解金融部门信用规模的变化在总信用规模中被双倍反映?
第二层次
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
=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
讨论:银行贷款或存款应该属于哪一层次的信用?
第三层次
公共部门的信用=政府信用
=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
=债券+应付账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
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讨论:哪一种是内生的,哪一种是外生的?
第四层次
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
=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
个人信用=居民负债
=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
我国信用规模结构比较和分析
信用总规模过低,占GDP比重298%,非金融信用总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43%。(美国分别为348%和276%),但增长速度和态势较好。信用规模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2003年全国信用规模与GDP的比值为3比1,已逼近美国的3.48比1 。
信用结构不合理。全国净信用规模(非金融部门的全部信用交易)的85%集中在银行,美国为25%。银行信用和企业信用规模大但内部结构不合理。消费信用规模小(美国57%,1997),单一的有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但增势和前景较好。
银行信用工具主要以抵押贷款为主,信用工具单一,主要投向企业。而美国有债券、票据、股票和基金等更为多样化的信用工具,美国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各占50%左右。
企业信用规模大占GDP 比率,1995年前高于美国,目前持平。企业信用结构中银行贷款超过80%,企业债券规模小,应付账款增速快,但应收账款回收期是国际的2倍。
消费信用集中于银行的消费信贷。国外更加多样化。
资本市场信用结构
资本市场信用总体规模较低,但增长迅速。我国资本市场信用规模1998年仅为占GDP比例在18%,目前大概50-80%,美国为361%。
从结构看,我国政府债券比例过高,企业债券过低。1998年54.66%;金融债券36.05%;股票4.53%,企业债券4.76%。
美国2000年底分别是:25.93%;6.34%;47.62%;7.65%。
第五节 现代信用的新特征
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
信用非中介程度提高
宏观信用活动发生方向性改变
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四、中美企业的信用状况比较
平均坏账率达5%到10%,美国企业则为0.25%到0.5%,相差10倍到20倍;
中国企业逾期账款时间平均为90多天,美国企业只有7天;
中国企业每年的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的14%,美国企业只有2%到3%;
中国企业的赊销比例为20%,美国企业则高达90%。这四大现象暴露出我们企业信用管理薄弱。
第三节 企业全程信用管理
一、企业全程信用管理的内涵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信用管理职能部门设置
事前管理:资信调查和客户的档案管理
事中管理:客户授信过程中的决策和债权保障
事后管理:应收帐款管理和商帐追收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五、我国银行信用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银行信用是我国信用活动的主要形式,75-85%的非金融部门信用是与银行进行的(美国25%) 。
银行信用活动不平衡,信用工具分布不合理。
贷款投向过于集中,信用风险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