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含量的测定.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学习情境9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学习目标 一你知道吗? 危险性质 危险性质 二 工业氯化钡的标准添加标题 三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1.1 称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处 1.1 称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处 1.2 称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1.2 称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1.3 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 第二节 沉淀的纯净 第二节 沉淀的纯净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节 沉淀称量法分析基本操作 第五节 称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五节 称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五节 称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五节 称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工作任务一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3)倾泻法过滤和初步洗涤 过滤时采用倾泻法。操作如图②所示。漏斗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高度的。 如此重复操作,直至上层清夜几乎倾完为止。过滤过程中,带有沉淀和溶液的烧杯放置方法如图③所示。 在上层清液倾注完以后,应在烧杯中作初步洗涤。 在过滤和洗涤过程中,随时检查滤液是否透明不含沉淀颗粒,如有浑浊,说明有穿滤现象,此时应重新过滤,或重做实验。 (4)沉淀的转移 沉淀用倾泻法洗涤后,在盛有沉淀的烧杯中加入10~15mL洗涤液,搅起沉淀,小心使悬冲液沿玻璃棒全部倾入漏斗中。如此重复2~3次,使大部分沉淀转移至漏斗中。烧杯中剩余的极少量沉淀按图④所示吹洗方法洗至漏斗中。吹洗过程中,应注意将烧杯底部高高翘起,吹洗动作自上而下。仔细检查烧杯内壁,玻璃棒,表面皿 是否干净,直至沉淀转移完全为止。 (5)洗涤沉淀 沉淀全部转移后,再在滤纸上进行洗涤,以除去沉淀表面吸附的杂志和残留的母液。用洗瓶由滤纸边缘稍下一些地方螺旋形由上向下移动冲洗沉淀,至洗涤液充满滤纸锥体的一半,如图⑤所示。检查沉淀是否洗净,至洗净为止。 (6)沉淀的包裹 洗净的沉淀和滤纸按一定操作方法进行包裹。 对于晶形沉淀,用下端细而圆的玻璃棒从滤纸的三层处小心将滤纸从漏斗壁上拔开,用洗净的手把滤纸和沉淀取出,按图⑥的程序折卷成小包,把沉淀包卷在里边。步骤如下: 1.滤纸对折成半圆形; 2.自右端约半径处向左折起; 3.由上边向下折,再自右向左卷起; 4.折卷好的滤纸包,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 四.烘干和灼烧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是获得沉淀称量形式的重要步骤。通常在250℃以下的热处理叫烘干,250~1200℃的热处理叫灼烧。 烘干的目的是除去沉淀中的水分,以免在灼烧沉淀时因冷热不均而使坩埚破裂。已恒重的瓷坩埚中放入折卷好的滤纸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干和灼烧。灼烧的目的是烧去滤纸,除去沉淀沾有的洗涤液,将沉淀转变为符合要求的称量形式。应当注意,有的沉淀在滤纸燃烧时,由于空气不足发生部分还原,可在灼烧前加几滴浓硝酸或硝酸铵润湿滤纸,以帮助滤纸在灰化时迅速氧化。 沉淀灼烧的温度和时间随沉淀的性质而不同,可参考下表: 五.冷却和称量 沉淀灼烧好后,取出移到石棉板上,冷却到红热消退时,再移入干燥器中。沉淀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然后再灼烧,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二,计算示例 活动一 准备仪器和试剂 仪器准备 (1)称量瓶(1个); (2)烧杯(100ml,250ml,400ml各2个); (3)表面皿(9cm 2个); (4)小试管; (5)量筒(10ml,100ml各1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