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pdfVIP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

维普资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21卷第2期,2007年6月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Vo1.21No.2June2007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 (综述) 孙 莹,邹亚学,郑梅竹,潘风光,张玉静 (吉林大学 畜牧兽医学院 ,吉林 长春,130062) 摘要:端粒是真核生物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的异质化结构,在稳定染色体及防止染色体在复制时缩短 方面有重要作用。其行为的异常被认为同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是一个特殊的具 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近来的研究表明,端粒酶已不仅仅能维持端粒的长度,它更有助于肿瘤的形成。 笔者综述了端粒的缩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以及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细胞衰老;肿瘤 中图分类号:Q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983(2007)02-0073-05 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它的存在及其特殊构象的维持,是保护线性染色体末端、 顺利完成DNA末端复制所必需的。端粒具有稳定染色体末端、解决末端复制不完整等多重功能。端粒 酶(telomerase)是对抗正常复制过程中端粒的缩短、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长度的关键酶,在肿瘤细胞中 表达尤为强烈。针对这两个特殊角色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它们在衰老、肿瘤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过程 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 1 端粒与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一蛋白质复合结构,在植物、微生物、动物的染色体中 广泛存在,其端粒DNA很相似,由简单的富含G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端粒末端并非平端,其中富含G 的链较其互补链长12—15bp,形成3突出(3-overhang)。端粒在稳定染色体及防止染色体在复制时缩 短方面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是 1985年Blackburn…在四膜虫细胞核提取物中首先发现并纯化的。人的端粒酶是由Mor— in心于 1989年首次在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细胞中发现并鉴定的。目前,已分离的人的端粒酶包括3 个主要组分:端粒酶RNA(humantelomerase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 TEP1)和端粒酶反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leversetrnascdptase,hTERT)o人的端粒酶RNA(hTR)序列 在 1995年被克隆,发现它为单拷贝基因,由450个核苷酸组成 ,模板序列为CUAACCCUAAC。最新研究 表明3【],端粒酶RNA模板二级结构3’末端包含一个小核仁核蛋白区域 (snoRNP),它是端粒酶相关蛋 白结合域。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测得的hTR与端粒酶活性无平行关系。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在 1997年也被克隆和鉴定。有研究表明,hTERT的RT区域的天冬氨酸发生突变 ,将导致端粒酶失活。近 来研究发现HJ,hTERT的突变体——DAT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是不能延长端粒。若将 DAT、豫F2和 hPOT1共表达,则可恢复端粒的延长功能。许多研究发现,hTERT而不是hTER,与端粒酶的活性具有 一 致性。hTEP1蛋白也与端粒酶的活性相关,但是它对于端粒酶的活性不是必不可少的。 端粒酶的主要功能是合成重复的TrAGGG序列,抵消因细胞分裂而致的端粒 DNA的消耗。同时 能修复断裂的染色体末端,从而避免外切酶对染色体DNA更多的切割,维护基因组遗传的稳定性。但 是端粒酶能否接近端粒发挥其功能,主要与端粒自身结构和 DNA损伤信号有关。但也有例外,Mull— er 早期研究的黑腹果蝇中,就不存在端粒酶延长端粒的机制,而是通过在端粒末端形成异染色质蛋白 来保护染色体末端。有研究证明 端粒延长的旁路途径(altemativelengthingoftelomere,ALT)中一种 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末端重组来实现的,这一途径的发现也提示了端粒可能与减数分裂的同源重组和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 目编号部分内容。 ·通讯作者,教授,研究生导师。联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