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北京历代帝王庙-北大未名BB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近北京历代帝王庙-北大未名BBS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 实践考察 走近北京历代帝王庙 走近北京历代帝王庙 屈昕晨 孙依宁 白 捷 蔡融融 目录 目录 一、歌谣初识帝王庙 3 二、厚重辉煌的前世今生 9 “前世”——南京历代帝王庙 9 “今生”——北京开启辉煌篇章 9 三、皇家气派——庄重豪华的建筑文化 11 景德崇圣大殿的讲究 11 皇家高级别元素的使用 11 四、脉续古今——地位尊崇的祭祀文化 16 五、梁思成之泪—— “五十年后,事实会证明我是对的” 18 六、帝王庙重现光彩,护古迹任重道远 21 参考文献: 23 一、歌谣初识帝王庙 一、歌谣初识帝王庙 老北京人对京城旧时市井景况,有一句浓缩了的俗语道 “东单、西四、鼓楼前, 五坛、八庙、颐和园”。前半句讲的是平民百姓眼中的热闹所在,后半句说的是皇家 官府视之为庄严的地方。所谓五坛、八庙的“八庙”,是封建皇朝京城中最重要的庙宇殿堂, 其中就包括了历代帝王庙。 老北京城也流传过许多描述地形地貌的歌谣。有一首 “有桥没有水,有碑没有 驮,有钟没有鼓,有庙没有佛”。这首歌谣,说的也是这座475 年前建于北京阜成 门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 这座庙真的与众不同。下了车,只看到在白塔寺以东不远,路南一座巨大的影壁矗立。 影壁通体朱红,基座为砖砌的须弥座,四棱都由绿琉璃筒瓦包嵌,皇家气质扑面而来。后来 我们才知道,这道影壁有32.4 米之长,5.6 米之高,不愧是皇家形制的建筑。路北正对的便 是历代帝王庙正门了。庙门前的3 座旱石桥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虽是石桥,桥下却并没有 河流,即歌谣所说的“有桥没有水”;庙门东西两侧各立一通石质下马碑,立于清代,区别 在于东侧为“满、汉、蒙”3 种文字,西侧为“回、藏、托忒”3 种文字,均刻“官员人等 至此下马”,告之所有官员民众,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历代帝王和先贤功臣的尊崇, 两通碑下无龟趺,故称“有碑没有驮”;庭院内东有钟楼,西边相应位置却无鼓楼,因此叫 “有钟没有鼓”;(也有一说是帝王庙祭祀时鸣钟不敲鼓,即“有钟没有鼓”);帝王庙虽名为 “庙”却非佛寺,不供释迦摩尼,也就应了歌谣的后一句: “有庙没有佛”了。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独特精品,也构成阜景文化旅游街的重要景 观。 历代帝王庙建于明嘉靖年间,屡经修缮和增建,形成以景德崇圣殿为中心的壮观建筑群, 成为京城皇家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该庙总占地面积为 18000 平方米,其建筑面积为 6000 ① 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4000 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以中轴线形成纵深 排列。由南及北依次为影壁、庙门、景德崇圣门、景德崇圣殿等。中轴线两侧分别排列有庞 殿、燎炉、钟楼、神库、神厨及宰牲亭等。 ① 数据资料摘自历代帝王庙官方网站/ 以下的建筑数据均来自此网站 照片 1 历代帝王庙示意图 照片 2 历代帝王庙纸浆模型 帝王庙大门对面建有高大的红墙镶嵌琉璃雕花照壁即是影壁。影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与山门隔街相望,正中原来有砖雕莲花为饰,四角饰有砖雕角花。与两翼的两座牌楼形成的 封闭空间称“景德街”。1990 年,影壁修缮成现在的样子。旧时居民不准穿行景德街,只能 经大照壁后而的葫芦形门洞绕行,所以老北京另一首歌谣《地理图》,说是“马巾桥(在今自 塔寺路口),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照片 3 影壁 照片 4 影壁正中莲花 尝忆昔日红墙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