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doc

四川龙门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龙门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

载于: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地层 地区 地质年代 龙门山南段 (天全—都江堰) 龙门山中段至北段 (都江堰—江油—广元) 盆地边缘至盆地内 古近纪 宝盛砂砾岩※ 名山组 白垩纪 冒石子砾岩※ 灌口组 夹关组 夹关组上段 剑阁组 夹关组 夹关组下段砾岩※ 汉阳铺组 天马山组 剑门关组※ 侏罗纪 飞水山砾岩※ 莲花口组※ 蓬莱镇组 麻子岩砾岩※ 遂宁组 遂宁组 石荀沟砂砾岩※ 沙溪庙组 沙溪庙组 两河口砂砾岩※ 千佛崖组※ 新田沟组 白田坝组 白田坝组 自流井组 三叠纪 须 家 河 组 须家河组四段 须家河组 须家河组 须家河组三段砾岩※ 须家河组二段砾岩※ 须家河组一段 注:有 ※ 符号者,即为有灰岩质砾岩分布的地层单位 龙门山南段(都江堰至天全),在都江堰王婆岩、芦山大川—邛崃南宝—芦山宝盛至龙门、天全老场等处附近形成三个分布出露中心。灰岩质砾岩的分布层位从晚三叠统的须家河组至古近系的宝盛砂砾岩层,其中最主要的是白垩系的夹关组下段砾岩、冒石子砾岩,古近系的宝盛砂砾岩。在上述地段,各层砾岩的最大厚度分别可达400m、660m、870m,多层砾岩的最大累计厚度可达2400m以上,在一个集中分布地的出露面积可达30km2以上。 2.3 地层结构 灰岩质砾岩层在各自所处的组级或段级地层单位中,都与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厚度不等的旋回层,单个旋回层的厚度可由1m至100m以上,而且在这些地层单位中,由下往上,砾岩层的厚度都是由大变小,砂岩、泥岩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并由此构成向上变细的大旋回。 例如在龙门山中段,莲花口组下段为厚达440m左右的砾岩层,在其顶部出现透镜状的砂岩;莲花口组上段则可见到30至40余个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的旋回层,单个韵律层的厚度变化在1~72m,其中灰岩质砾岩的层厚变化于1至15m之间,一般为2至5m。单个旋回和总体上都表现出向上变细的特征。 2.4 岩石特征 尽管灰岩质砾岩分布于上三叠统至古近系的不同地层层位,但其岩石学特征都有类似之处。 在砾岩的砾石成分中。灰岩和白云岩砾石可占到80~90%,最低也在60%以上,其余的砾石成分为石英岩、脉石英、硅质岩、砂岩及板岩。在龙门山北段以及剑门关组中,可以见到灰岩质砾岩和石英质砾岩交替出现。另外,在龙门山北段的莲花口组中,由南向北可以见到灰岩质砾岩逐渐变化为复成分砾岩及石英质砾岩的现象; 岩石中的砾石含量,在50~85%之间,一般为60~70%;砾径一般2~15cm,大者可达20cm甚或50cm。按砾石大小来划分,主要属于中砾岩和粗砾岩的范畴;砾石形状以次圆、扁圆为主,磨圆度一般为中等至好; 岩石结构以典型的孔隙式—接触式胶结为主,颗粒支撑结构很普遍,尤其在灰岩质砾岩层厚度较大的地段更是如此,另外也有接触式—基底式胶结类型。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另有少量砂、泥物质作为填隙物; 岩石的分选程度中等到差,岩石中常见的构造有:正向粒序层理、叠瓦构造、砾石的定向排列、交错层理、筛状层理等。砾石的最大扁平面一般和岩石层面近于平行; 从龙门山灰岩质砾岩的结构所反映的成因类型来看,它属于典型的陆源粗碎屑岩中的河成砾岩。 2.5 沉积相与古地理环境 根据上述的岩石特征分析,龙门山的灰岩质砾岩属于典型的冲积扇相堆积物。而且它主要属于冲积扇相中最有代表性的筛积物,即它们是扇体表面呈舌状的砾石层,因其透水性好,如同筛子,水流向下渗透以地下水的形式排泄。另外,从这些灰岩质砾岩的岩石组合和地层结构来看,它还包含了冲积扇扇面河道的充填沉积以及河道间的片汜沉积,并且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具有由冲积扇的顶部或中部向扇体边缘过渡的变化特点。 灰岩质砾岩代表的冲积扇,是龙门山山前冲积扇的一部分。在空间上,许多个出山河流的冲积扇相连接,构成了龙门山山前的巨型冲积扇体系;在时间上,多个冲积扇的的重叠变化,反映了龙门山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不断隆升接受剥蚀,山前盆地不断沉降接受充填的的演化历史。从冲积扇本身以及相伴生的地层系统的特征来看,这些冲积扇是在中生代至早新生代该区域相对比较干旱的气候下,季节性河流搬运沉积的产物。 在这个冲积扇体系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灰岩质砾岩特别发育的扇体,是因为在这些扇体西北侧的龙门山区,都有大面积的古生代石灰岩地层体出露,例如在安县—绵竹、芦山—天全等地段的西北侧都可见到,而且主要是厚度巨大的下二叠统阳新组灰岩,它构成了龙门山灰岩质砾岩的物源区。 地貌特征及景观价值分析 3.1 主要地貌类型及特征 从灰岩质砾岩喀斯特分布的地貌区域来看,龙门山中—北段和南段相比有一定差异。前者主要是分布在龙门山前山与盆地过渡的边缘丘陵区,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