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煤业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牛煤业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水城县小牛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专项设计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 编 制:丁伟民 审 查:陈利民 总 工:张江疆 矿 长:朱伟卓 水城县小牛煤矿 二O一O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矿井概况 4 第一节 井田概况 4 第二节 安全条件 7 第三节 矿井设计概况 12 第二章 矿井通风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矿井通风 31 第三节 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 46 第三章 粉尘灾害防治 47 第一节 粉尘 47 第二节 防尘措施 48 第三节 防爆措施 53 第四节 隔爆措施 56 第五节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 60 第四章 瓦斯灾害防治 63 第一节 瓦斯 63 第二节 防爆措施 64 第三节 隔爆措施 70 第四节 开采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的防突措施 70 第五节 矿井瓦斯抽放 82 第五章 矿井防灭火 98 第一节 概 况 98 第二节 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98 第三节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111 第六章 矿井防治水 123 第一节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 123 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措施 126 第三节 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 138 第七章 井下其它灾害防治 142 第一节 顶板灾害防治及装备 142 第二节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措施 148 第三节 爆炸材料库 152 第四节 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措施及装备 154 第五节 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162 第八章 矿井安全监控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第二节 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型号选择 169 第三节 监测、监控设备传感器布置 175 第四节 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量 183 第五节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 185 第九章 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装备、矿山救护队 186 第一节 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装备 186 第二节 矿山救护队 189 第三节 矿山保健设施 191 第十章 劳动定员和概算 194 第一节 劳动定员 194 第二节 概算 201 前 言 水城县小牛煤矿属整合矿井,由原水城县小窝田煤矿和原水城县牛场煤矿及水城县仲河煤矿整合而成,不保留老生产系统,整合新建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目前新井正在建设中,尚未构成生产系统。 整合后矿井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水开发区南东侧,属水城县阿戛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58′40″-105°00′52″,北纬26°28′18″26°29′10″。矿井北至六盘水站25km,至水城县场碧25km,水(城)至阿(戛)公路通过矿井西侧,交通较方便。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地理概况 1、交通状况 整合后矿井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水开发区南东侧,属水城县阿戛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58′40″105°00′52″,北纬26°28′18″26°29′10″。矿井北至六盘水站25km,至水城县场碧25km,水(城)至阿(戛)公路通过矿井西侧,交通较方便。 矿井为云贵高原中高山地形,属侵蚀型山地,地形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多为反向坡,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大最高海拔m,位于井田东部最低,为井田外北侧通渡河河床相对高差.6米。矿区多为风化坡积地貌。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珠江水系支流—通渡河,该河流经井田西侧边界附近和北侧,流量0.912-103.75m3/s。 4、气象及地震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年平均气温1.4℃,每年6-9月平均最高温度31.5℃,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期、霜冻期,温度达-2℃。年均降雨量1mm,多集中在5-9月,年均蒸发量1399.2mm,年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1541.7h,全年霜冻日数23d,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南偏东风,最大风速25m/s。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下伏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及茅口组P2m),上覆下三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第四系Q)。含煤地层依煤层富集情况及地层特征划分为四段。现由老到新分述于下: 、茅口组P2m):浅灰、灰白、灰黑色灰岩,含隧石扁豆体及条带;底部为粉砂岩、砂岩、泥岩,区内出露不全。 2)、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上部为灰绿、灰紫色等玄武质凝灰岩,厚8-25m中、下部为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部见星点状黄铜矿、斑铜矿。总厚180—250m,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3)、龙潭组P3I):由浅灰色至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夹煤层组成厚357m。根据龙潭组的岩性,化石及含煤情况,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