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演员的人生.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歌剧演员的人生

【调研】活文化史的关注和呵护[原创]  2012/6/20 10:38:26发表 点击率:103次 字体大小: 正常 大 老艺术家王盘声(网搜) 【编者按】这是笔者三年前写的拙文,今天发在99网上仍有意义,前不久沪剧流派创始人杨飞飞的逝世,使王盘声称为沪剧界硕果仅存的国宝,他们是城市的名片,呼吁在他们有生之年给予关怀和关注,是有关部门的责任。 关注本市85岁以上文化老人生存状态——保护城市“活的文化史”,我们现在重视引进人才,但我们也要让人们看到,当年的人才现在的生活境遇,他们是整个城市的文化代表。 王盘声,今年86岁,沪剧男生腔系中最主要流派——“王派”的创始人。如今整个沪剧界,像他这样健在的唱腔流派创始人仅两位。他曾于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金唱片”奖。2008年2月,他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可就是这样一位沪剧表演艺术家,现在每月退休金只有1778元,生了病,只能在社区医院开药,每次最高额度50元。 在上海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中,王盘声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位,但生存状态不理想的并非只有他一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作家,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其对上海现代文学的贡献和资历很不相称。 退休时间早,无职称是导致文化老人晚年生活窘迫的主要原因。在沪剧界,一向有“十生九王”之说,意为十个沪剧男小生中有九个是唱“王派”的。“王派”唱腔既讲究阳刚气又风雅糯软,可塑性强,深受沪剧演员和观众喜爱。而这一切与王盘声从艺七十年一直致力于沪剧唱腔改革分不开。 他十五岁开始学艺生涯,在最初学艺的六年里,一直“跑龙套”。1945年,在他出演《新李三娘》时,对其中《刘智远敲更》片段在唱腔的节奏旋律上做了突破创新,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细腻真切。从此,他一夜走红。之后在出演《碧落黄泉》时,他不单采用“慢节奏快唱”的方法,还在声腔运用上,使男女腔混合。这一“创举”立即引起轰动。1949年解放后再度公演时,九星大剧院被排队争相购票的观众挤破了大门和玻璃窗,只能出动几十名警察维持秩序…… 这种革新精神贯穿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为他在沪剧界赢得莫大声誉。他原是黄浦区区级剧团的团长,”文革“中剧团解散。1970年,他被爱华沪剧团吸纳,扮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1973年,爱华沪剧团与上海人民沪剧团合并,改组为上海沪剧团,王盘声成为上海沪剧团第一批在编人员。1979年,上海区县剧团逐步恢复,黄浦区又成立“新艺华”沪剧团,王盘声服从组织安排,离开上海沪剧团。三年后,因种种原因,“新艺华”解散,他被分配至黄浦区文化馆。1983年,作为普通馆员退休,当时的工资为145元。1988年,当上海院团开始评定职称时,他因已退休而没有参评资格。 现年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退休金大都比较少,即使二十多年来有所增长,但因基数低,有部分人目前退休金仅两千左右。由于退休时间早于职称评定时间,不少人无职称,在包括住房、医疗等各方面的待遇均无法落实。有的仍住在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房子里,有的房间里仅有的家电是一台老式的黑白小电视机,还有的家里的椅子把断了,用布条缠着…… 王盘声在近80岁时,住在四女儿家,与外孙合住在一间九平方米的睡房里。他的六个子女经济条件都不如意。女儿黄士英已退休,退休金1500元左右,小儿子目前没有工作。 医疗保障是最大问题,如果不是2001年股骨出现问题,王盘声还不会感受到那么大的经济压力。2001年前,王盘声的身体一直不错,尽管经济拮据,但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虽然王盘声1983年退休,可他从未离开过沪剧舞台,他所开创的“王派”唱腔在沪剧界和沪剧爱好者中始终保持着旺盛持久的生命力。1992年,他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金唱片”奖。如今,他的弟子如孙徐春、徐伯涛等都是沪剧界的支柱力量,还有许多弟子从事各行各业,“王派”艺术正得到更广泛的传唱。 而与前辈王盘声同台演出多年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从未听他因住房困难、工资待遇低等发过牢骚。但在他两侧股骨接连出现问题后,倔强低调的老人心中顿时有了强烈的担忧。2001年,78岁的他坐沙发时不小心扭了一下,左边股骨自此经常性疼痛。因为经济原因,他忍耐了大半年没去医院,直到最后疼痛使他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在新老伴的催促下,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而医生的诊断让他目瞪口呆:必须换股骨,再耽搁下去,今后就将无法站立。而换一根股骨需要6万元,还不包括住院护理等其它费用。老人的压力陡然增加,不知如何是好。最终,是新老伴在国外的子女为他支付了所有费用。 可好景不长,2005年,他的右侧股骨也必须更换。而此时,老伴也生了重病。压力可想而知。最后,当老伴得知他的情况后,再一次让自己的子女支付了所有费用。“如果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王盘声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最担心的是生病。8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