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oc

重庆市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重庆市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工业园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为例,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利用特尔斐法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利用程度较高,用地效益较好,但管理绩效偏低,还有潜力可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特尔斐法 【作者简介】沈亚明(1980—)男,汉族,湖南怀化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工业园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既要保障国家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保障建设用地的难题。因此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了当前势在必行的举措。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工业园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1]。然而,由于存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用地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使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探讨和研究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途径,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根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集约度综合分值法对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指导园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园区扩区升级、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 1.研究区概况 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城市规划建设主城区外围11个组团之一的长生桥镇境内(隶属长生组团),是重庆市主城区的拓展区。是重庆市跨世纪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南北两翼、并驾齐驱”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建设的工业园区,也是重庆市南岸区现代化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园区于2002年12月设立,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启动区面积为2km2。2003年经重庆市批准,重庆茶园工业园区进行了第一次扩区,拓展区规划面积2km2。本文的研究范围为经国家审核批准的四至范围,面积实测为4.0233km2。 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截止到本次评价工作的评价时点2009年12月31日,除不可建设土地外,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开发土地面积359.94公顷,土地开发率达到92.15%;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41.33公顷,土地供应率达到94.83%;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00.33公顷,土地建成率达87.99%。目前入驻企业74家,已建成投产企业55家,一批知名企业,如国虹科技、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长江电工、雅戈尔相继落户园区。2009年重庆茶园工业园区总收入达到229.21亿元,企业固定资产历年累计投资额达到164.68亿元,园区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以机械装备制造和消费类电子电器制造为主的特色工业产业园区,并把现代加工制造业作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主攻方向,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产业支撑。 2.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地块为单位,共调查了四至范围内191个地块用地单位名称、地籍编号、坐落、土地面积(不含代征地)、用途、供地方式、供地时间、有偿使用出让年限、出让方式等地块信息。调查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南岸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局、重庆茶园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并完成了对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建库。在此基础上遵循综合性、主导性、政策导向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点面结合的原则,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取13个指标,建立包括目标、子目标和指标三个层子的指标体系(见表1)。 3.评价方法与过程 A.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次评价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2]: (1) 式中:——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 ——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 ——专家总数。 本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邀请了相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5位相关领域专家打分确定。专家研究方向包括土地规划和管理、区域经济等,专家平均年龄41岁,其中教授4名,研究员1人,副教授2人,副研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