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的改造与呈现
意象的改造與呈現
—— 論唐滌生名劇《蝶影紅梨記》之電影改編
陳素怡
2005
劉燕萍老師
1
意象的改造與呈現
—— 論唐滌生名劇《蝶影紅梨記》之電影改編
陳素怡
引言
中國傳統戲劇劇種甚多,能夠流行於香港一地的亦不少。不過,居住於香港
的廣府人多,又以操粵方言為主,因此粵劇便能在芸芸劇種中突圍而出。三十年
代是香港粵劇的初盛期,名伶名班很多,不單有「薛馬爭雄」,更有「五大流派」。
1與此同時,在劇本創作上也有新的發展。為了吸引更多戲迷,戲班不再單單演
2
出江湖十八本,新劇作亦應運而生。 五十年代是香港粵劇的鼎盛期,名戲班、
名伶、名編劇同期出現,佳作亦多。不少粵劇名作拍成電影,佔同期影片總產量
3
的百份之三十四。 唐滌生(1917-1959)一生創作劇作達四百部,是五十年代著名
的編劇家。4
關於粵劇戲曲的討論,梁沛錦(1936- )對於香港粵劇的發展有宏觀的分析。他
1 「五大流派」指薛(薛覺先) 、馬(馬師曾) 、桂(桂名揚) 、白( 白駒榮、白玉堂) 、廖(廖俠懷) 。梁
沛錦〈香港粵劇藝術的成長〉,刊於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7) ,頁661 。
2 早期粵劇搬演,總離不開江湖十八本。即:《一棒雪》、《二度梅》、《三官梅》、《四進士》、《五
子登科》、《六月雪》(或稱《六月飛霜》) 、《七賢眷》、《八美圖》、《九更天》、《十奏嚴嵩》(有謂
《十美妖孫王》) 。但到了薛馬爭雄時,他們為了爭高下,各自招攬編劇精英,馬師曾旗下如有
盧有容;薛覺先班中有麥嘯霞、馮志芬、南海十三郎等,開始了「因人度戲」的傳統。見蘇翁〈粵
劇劇本史話〉,刊於香港國際電影節《粵語戲曲片回顧》,(香港:市政局, 1996) ,頁87 。
3 按余慕雲(1930- )統計:「五十年代香港一共生產了一千五百一十九部粵語片,其中有五百一十
五部粵劇電影……最多一年是一九五八年。」余慕雲 〈香港粵劇電影發展史〉,《粵語戲曲片回顧》,
頁 19 。
4 按余慕雲的統計,唐滌生的粵劇作品共 446 部,今難以考實。香港電影資料館編印;臨時市政
局及臨時區域市政局合辦:《唐滌生電影欣賞:唐滌生逝世四十周年紀念匯演》(香港:香港電影
資料館,1999) ,頁38-46 。但對於唐滌生的評價,亦非全部是正面的。如《粵劇史》一書指出:
「(唐滌生)他的劇作的優點,是緊湊有戲,曲詞優美,缺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