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淡水湖泊河口区磷的输入迁移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①-土壤
土 壤 (Soils), 2011, 43 (6): 870~875
①
淡水湖泊河口区磷的输入迁移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钱子俊 1, 高海鹰 1, 王晓龙 2*
(1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南京 210096 ;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 )
摘 要: 淡水湖泊河口区 P 的输入与积累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湖泊中 P 等营养物质开
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对湖泊内源 P 的释放、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湖泊河口区P 的输入、
迁移的研究较少。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外源 P 的研究进展,从湖泊外源P 的来源、形态特征、迁移转化和对藻类的影响4 个方面
综述了当前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对湖泊河口区 P 输入、形态、迁移特征的研究比较清楚,但对影响河口区 P 的形态、迁移转
化等各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河口区 P 各种形态与藻类的生长关系的定量研究,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河口;外源磷;形态特征;迁移
中图分类号: X524
在自然条件下,P 通常是湖泊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对于受到人类影响较小的湖泊。大气中 P 的沉降以颗
的限制性因子,控制了湖泊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外河 粒态 P 为主[11] ,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季节差异性。在
口区 P 的输入强度、赋存形态、迁移和转化规律,是 工业区和农业区,大气 P 的总沉降率在夏季较大,相
影响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反在偏远地区,其大气沉降值较小[12] ;大气 P 的沉降
河口区 P 的输入强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局部湖泊水体 在夏季较大,翟水晶等[11]对太湖流域调查得出,大气
P 的浓度,甚至提高整个湖泊中的 P 浓度,对湖泊富 总 P 月总沉降通量 7 月最高,平均值为 7.0
-
营养化的长期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2] 。河口区P 的 kg/(km2 ·mon)。
输入、迁移、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 1.3 环湖岸地表径流
学过程,决定了湖泊水体及沉积物中 P 的形态、分布 湖泊及入湖河道周边的土地地表径流也是河口区
以及藻类生长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湖泊 P 的输入途径之一。以太湖流域为例,太湖地区水网
-
[3 4]
的长期富营养化过程 。 密布,降水较多,地势低平,在降雨时,容易引起农
田 N 、P 流失,从而通过河道进入太湖。徐爱国[13]研
1 湖泊河口区磷的输入途径
究得出,地表径流下稻田平均总 P 流失量为 0.13
1.1 河流输入 2 [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