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3): 296–302 doi: 10.3724/SP.J.1003.2009.09043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研究简报·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1,3 1,2 1,3 1 1,2*
田 华 康 明 李 丽 姚小洪 黄宏文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 430074)
2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要: 采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的28个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
析。在849个个体上扩增得到128个等位基因, 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6。中国板栗居群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
为0.678, 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90 。华中地区的中国板栗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A = 8.112, HE = 0.705, HO =
0.618), 其次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而西南地区遗传多样性最低(A = 6.611, HE = 0.640, HO = 0.559) 。基于无限等
位基因模型(IAM)和基于逐步突变模型(SMM) 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FST = 0.120和RST = 0.208 。分子方差分析
(AMOVA)结果表明中国板栗野生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87.16%) 。Mantel检测揭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
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表明基因流不是主导中国板栗居群遗传结构的关键因素。华中地区(尤其是神农架及其周边
地区)是中国板栗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中心, 因而应该得到优先保护, 同时该区域的野生板栗居群可优先作为
栽培板栗遗传育种的材料和基因库。
关键词: Castanea mollissima, 种质资源,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居群遗传结构
Genetic diversity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Castanea mollissima inferred
from nuclear SSR markers
1,3 1,2 1,3 1 1,2*
Hua Tian , Ming Kang , Li Li , Xiaohong Yao , Hongwen Huang
1 Wu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4
2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28 natural populations of Castanea mollissima were
investig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