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第七单元《诗五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上第七单元《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处境的同情和关切之情。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中见情。次句直叙其事,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自生悲痛之意。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将诗人的感情色彩投射到客观景物上,起到了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与王昌龄同榜。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 诗意今译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 *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望岳》 杜 甫 《观沧海》 曹 操 流渡中学 严庄坤 漂泊的意象 子规啼血喻伤情 贬官为左迁,升级为右迁 【作者简介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宗室,凉武昭王九世孙,号青莲居士。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寓居安陆。   初到长安,贺知章见其文惊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而誉满京师,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天宝元年(七四二),玉真公主荐翰林,受到玄宗特殊礼遇。不到两年,因忤杨贵妃,赐金放还。此后漂泊流浪,客当涂令李阳冰所。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白天才横溢,乃五七绝圣手,和王昌龄的七绝,为有唐三百年典范。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之艺术特点。李是继屈原而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此次所唔的好友,除了李白还有孟浩然,然而此去不久,孟浩然病卒,而李白也在贬往夜郎的途中。王昌龄不久即辞龙标尉迂返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后张镐镇军河南,杀闾,闾告以母老,张即问:王昌龄母老何杀之。闾惭领死。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 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清清的水潭里,只见自然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望岳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