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物体的物质波-4714鸟飞笼丢1拍频和自拍频振动拍.DOC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4714鸟飞笼丢1拍频和自拍频振动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4714鸟飞笼丢1拍频和自拍频振动拍

第七章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2)-4 7.14 鸟飞笼丢 1.拍频和自拍频(振动拍频) 在我们讨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看到什么,观察到什么。 对于快速转动的物体,我们设想,应该看到大家熟悉的鸟入笼子;如果转动太快,应该是模糊看不清楚(这一点从实验看,结果不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光强,那么还是看到鸟入笼子)。如果用照相机拍摄,快门速度没有转速快时,那么应该拍摄到连续转动的模糊照片。据侯在滨初步测速结果,钢镚儿机中钢镚儿的转速大约是50转/秒(不低于50转/秒)。这样我们拍摄得到的照片,采用1/100秒和1/200秒,就应该是模糊的照片。现在不妨来看看实际效果。使用二极管手电筒光源,不使用闪光灯拍摄。 图7.15、图7.16、图7.17、图7.18是1/100秒拍摄的效果, 可以看到,1/100秒拍摄到的都是模糊的多重重影,这是我们熟悉的,快门速度没有物体运动速度快,所以是模糊的虚影。 现在看看图7.19、图7.20、图7.21、图7.22的效果,1/200秒, 这可以明确看到,照片还是模糊的重影。细致分析,因为50转/秒,所以钢镚1/100秒转过180度,1/200秒转过90度,拍摄到的照片果然如此。这里仍然可以观察到“量子化”现象,照片看到,模糊的不是绝对的,钢镚边缘可以看到是一个一个的,而不是模糊不可辨别。那么可以理解这个多个相对清晰的边缘是“量子化”现象。注意拍摄条件,采用普通强光二极管手电筒的弱光照明。 但是问题是,如果不是采用二极管手电筒照明,而是采用闪光灯拍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原来曾说过,侯在滨2012年5月25日来到邯郸,当天晚上用他的相机拍摄,如果用闪光灯,那么1/100秒拍摄的是清晰的相对静止的照片,1/80秒到1/50秒拍摄的有重影但是也是相对清晰的静止照片,如果采用1/20秒,就可以再次出现相对静止的清晰照片,注意,必须使用闪光灯。 myore的摄像机是以摄像功能为主,照相功能没有曝光时间的设置,但是用闪光灯拍出的也是相对静止的清晰照片,现在来看看图7.23、图7.24、图7.25、图7.26,看看效果, 这说明一个问题,闪光灯能够把那些应该拍出模糊影像的,拍出相对静止的清晰照片(当然也和闪光时间曝光时间有关)。不仅是拍摄钢镚儿机中的钢镚,就是拍摄电钻驱动的钢镚,或者是电扇扇叶,也是如此。这个现象是2012年5月26日在myore实验室发现的,当时是用侯在滨的照相机发现。在看电钻驱动钢镚和观看电风扇扇叶的情况前,不妨看看钢镚儿机中的钢镚采用不使用闪光灯方式拍摄的效果,图7.27、图7.28、图7.29, 显而易见,闪光灯可以拍出相对静止的清晰照片。 现在看看电钻驱动钢镚的照片,图7.30显示的是完全模糊的照片,不用闪光灯。 而图7.31中,换用另一个角度拍摄时,转动的钢镚根本看不到,不用闪光灯。 如果用电钻驱动钢镚,采用闪光灯,可以得到不同清晰程度的相对静止的照片,参考图7.32、图7.33、图7.34、图7.35,需要说明的是,电钻是变速的,铭牌标示为0-2800转/分,电钻全速转动后拍摄。 现在来看看电风扇的情况,电风扇有三个速度,低速(弱风)、中速(中风)和高速(强风),不使用闪光灯时,扇叶完全看不到,参考图7.36、图7.37、图7.38, 如果使用闪光灯,不管是低速,还是中速和高速,拍出的照片都是相对静止的清晰的扇叶,一点儿模糊的影子都没有,仍然注意,myore的摄像机的照相功能是单一的,快门速度是自动的,不知道曝光时间。参考图7.39、图7.40、图7.41, 使用闪光灯和不使用闪光灯,拍摄到的照片效果完全不同。即:使用闪光灯,拍摄得到的是相对静止的清晰照片;不使用闪光灯,拍摄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或者消失,如图7.31中看不到钢镚,图7.36、图7.37、图7.38中看不到扇叶)。这对于钢镚儿机中的钢镚、或电钻驱动的钢镚,或者就是普通电扇的扇叶都是如此。这使得myore想到教科书上讲授的“拍”现象,《波动与光学》,32页,“频率都较大但相差很小的两个同方向振动合成时所产生的这种合振动忽强忽弱的现象叫做拍。单位时间内振动加强或减弱的次数叫拍频。”这里我们可以类比,出现模糊的影子是可以理解的,而出现相对静止的清晰的照片就是我们新的发现了,这种现象就是 “拍”现象,这里称为“拍频”。但是注意,这个“拍频”和教科书所称的拍频,是完全的两回事。 这里的拍频意思是指,(钢镚、扇叶)转动频率、闪光灯闪光频率、照相机快门曝光频率发生了“拍”现象,可以得到清晰的相对静止的照片,称为“拍频”。理解到这两个名词表面上一致,但是物理内涵不同,才算是理解了。 注意拍频现象不是使用闪光灯就可以出现的,而是和闪光灯、曝光速度、转动物体的转速三者频率都有关,即是三者的合拍,才出现拍频现象,如果节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