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02年6月 S肿IU xUEBA0 第6期
文章埔号:0559∞50(2呻2)06删.06
青铜峡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探讨
雷志栋1,苏立宁2,杨诗秀1,哈岸英2
(J清华太学水利系.北京】∞呻4;2.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宁夏银川7脚;)
摘要:本文根据青铜峡灌区四水转化的特点和灌区规划的要求,提出难区节承改造规划的水土资源平衡应进行
水资源的3个平衡分析,即永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引水、耗水与排水平衡分析,承资源耗水平衡分析.承费源
的3个平衡分析的目标与内容不屙,但科学基础与依据都是灌区的四水转化关系.
美t词:藩区规划;四水转化;水资源供需平衡;引水;耗水;捧水
中圈分娄号:Tv21ll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水资源的台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成为其可持续发晨的重大问
题”。1.本文结台青铜峡灌区的节水改造规划,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型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的有关
问题进行讨论.青铜峡灌区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属黄河河套(前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总土
地面积6
区人口集中地与工农业发展精华地区.青铜峡灌区建设发展历史悠久,但工程老化失修.苗漏严重,
水资源利用率低,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o.38,水分生产率只有o.62k∥o.青铜峡灌区现状引水
量、耗水量约占宁夏引黄灌区的80%左右,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地区,应制定灌区改造规划,积极
进行灌区的节水建设,把青铜蛱灌区改造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节水高效的新型灌区.
1 青铜峡灌区四水转化特点与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灌区四水转化与特点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是灌区灌溉规模论证的主要依据.灌区的四水——地
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大气水(降水与蒸发)——的转化美系“’51是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科学
基础与依据.青铜峡灌区四水转化模式如图1.
本文以下将灌区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用水与耗水的性质和特点,将灌区划分为5个单元,即农田
灌溉单元(人工灌溉的耕地、林地与草地)、工业用水单元、城乡用水单元、人工环境生态用水单元、
自然生态耗水单元.青铜峡灌区的四水及其转化简要说明如下.
①地表水是指灌区引用的黄河水、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灌区排水.引用的黄河水在槊道输水过
程中,通过蒸发渗漏转化为大气水、土壤水和地下水.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一般难以利用、直接由排
水沟排出.
②地下水来源于地表水与降水的A渗补给、灌区外的(山前)侧渗补给,其消耗为通过潜水蒸发
补充非饱和带的土壤水、通过侧渗以地下水的形式排人黄河、通过抽水作为工农业的用水水源、通过
越层人渗补给深层地下水.
③土壤水是四水转化的中心环节,来源于地表水的人渗与地下水的潜水蒸发补给.土壤除少量补
嘘稿日期:2D叫彤.∞
基金项目:水胸部大型堆区节木改造专矗研究;国家自拣科学基叠(598∞320)赍助
作者筒卉:f志栋(1蛆8一),男,胡南檀县^,教授,主要从事东膏氰与农田术利教学与研宪工作
一9一
万方数据
图l胃铜峡疆区四术转化与水赞撵供需平衡概念
给地下水外、主要转化为大气水、消耗于蒸发蒸腾.
④大气水指降水与蒸发蒸腾的水量.灌区的降水除少量入渗补给地下水和排水外,直接蒸发消耗
掉.各个单元的蒸发蒸腾总量是灌区最终的水资源消耗萤.
根据自然条件与水资源利用现状,青铜峡灌区的四水转化有以下特点.
m3,降水与山前侧渗的地下水补给量约为o.95亿d.降水在灌区的四水转化中的作用处于次要的地
位.灌区的生存与发展完全依靠黄河水的引用,现状引黄河水量60—70亿o.
②灌区内四水转化复杂,特别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量大、转化频繁.
③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分布有太片的荒地,并形成灌区内的自然生态景观.在灌区水资源可利用
量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
④在我国依靠引用黄河水的大型灌区中,仅青铜峡灌区具有自流引水和自流排水的条件.目前灌
区是“大引太排”(排水40亿m3左右),水资源利用不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137-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躯体形式障碍.pdf
- 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docx VIP
-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docx VIP
- 晋剧《明公断》剧本.doc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脑出血ppt.pptx
- 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金锌精矿综合回收及氰化渣无害化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不锈钢管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