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滨故人》自我世界.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海滨故人》自我世界

论《海滨故人》自我世界【摘要】庐隐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第一代女性作家,是五四运动的产儿,生活在一个思想解放但旧势力仍未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她笔下的人物同样也是这一时代的产儿,充满了这个时代的气息。通过庐隐的《海滨故人》,透过她笔下的人物,来阐述庐隐人生经历和思想轨迹在其作品中的写照。 【关键词】庐隐;憎的哀怨;自我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55-01 《海滨故人》其实就是庐隐上半生的自传,其中的露沙就是她自己。庐隐的作品充满了肃杀和萧条,刻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哀怨感伤成为她创作的独特商标。这种颓废的人生观,不仅与那个特殊的时代有关,更与她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庐隐的一生都很苦闷,刚出生就被认为是克外祖母的灾星,父亲病逝,寄人篱下,成年后又经历母丧、夫亡之悲,尤其在爱情生活上,她屡受重创,内心的苦闷难以排解,因此,“悲哀便成了我思想的骨子,无论什么东西,到了我这灰色的眼睛里便都染上了悲哀的色调。”现实生活如此,庐隐也将她的这种悲哀的色调带进了其小说的创作中去。 《海滨故人》用一种悲伤的笔调,将几个青年女子的感情生活展示出来,她们追求爱情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但最后却落得个无路可走的结局,陷于痛苦中而无法自拔但又不得不屈从于既定的生活:云青迫于家庭的重压而将爱情深埋在了心中,从此遁隐佛门不理尘世;玲玉莲裳结婚过后就再无抱负,安心在小小家庭中度过余生;露沙则为了寻求圣洁的爱情,颇为苦恼,最后还是留下了无言的结局,不知她是否成功……她们在苦苦追寻精神自由解放却无果后,终于发现人生只不过是一场骗局,是非曲直终归没有什么定论。她们的悲剧命运具有普遍的意义,作者通过塑造这些人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血,发泄了已经觉醒但仍受封建几千年传统思想重压的女性知识青年的苦闷,传达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愿。 在这些女性知识青年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露沙。露沙是小说的主人公,全文围绕她展开,她更是庐隐的真实写照,处处投射着庐隐的影子。露沙小时候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生长,养成了孤僻倔强的性格。她是个感性的人,随性而发,非常敏感。她与梓青从普通的书信往来发展为恋爱关系,在小心翼翼得维持这种关系时也不断得思考着。这正同庐隐的经历相契合,幼年的露沙就是庐隐,而露沙与梓青的结合,也正是庐隐追求真正的爱情,为心中的理想不顾社会舆论反对,最终和郭梦良相结合的真实写照。露沙有着很清瘦的面庞和体格,但却十分刚强,朋友们给她的评语是“短小精悍”,“她的脾气很爽快,但心思极深,对于世界的谜彷佛已经识破,对人的交接,总是诙谐的。”这就是露沙,一个极敏感而又不失豪爽的女生,而庐隐本身就生长于福建,既有南方女子的细腻柔情,又有北国女子的豪爽之气。但露沙这种外表的柔弱和她内心的矛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同她从小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温存,在教会学校独立生活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露沙的性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为对自由开放民主的精神及爱情生活无限的向往并付诸行动。在她看来,精神生活是至上的,脱离了精神生活的人可以说就象缺少了血肉和灵魂,犹同行尸走肉。这种对精神生活的疯狂追求是五四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其原因归因于那个时代,五四运动就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个性解放等新思想带入了中国,让饱受几千年封建礼教压迫的人们从此觉醒,知识分子迫切得为了心中的民主自由而奋斗,争取属于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势力仍然根深蒂固,难以动摇,这就使得新思想和封建思想间出现了一条鸿沟,露沙等人就是在这条鸿沟所形成的夹缝中艰难得生存。她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思想,但却无法摆脱封建传统势力和礼教的束缚。比如说露沙和梓青,他们相爱,但由于梓青已是有妇之夫,他们始终不敢去触及这层窗纸,观望摇摆。 露沙的另一性格特征就是她的悲观厌世,正同于庐隐对待世界的灰色的色调,露沙在受缚于社会之时,感到人生无路可走,发出“人类譬如缸里的小虫”之感慨,这当然是由于她悲苦的身世造成的。她大胆探求究竟何为人生,追求她的理想生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幸福。但现实究竟太残酷冷漠,美好的理想只能扼杀在思想的摇篮里。她在给梓青的信中写到:“沙屡世未久,而怀惧已深;觉人心险恶,甚于蛇蝎;地球虽大,竟无我辈容身之地,欲求自全,只有去此浊世,同归于极乐世界耳。”露沙对这个世界绝望了,最终,只能同恋人尝试着在海滨边逍遥,在虚空的世外桃源里避世,逃避尘世,立志不成功便成仁。这固然是在表示与罪孽深重的封建礼教决裂,但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露沙已不堪重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躲避世间的纷扰,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成份。 庐隐的内心世界完全呈现在了《海滨故人》中,她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探索,将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彷徨、苦闷、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