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状况研究以南京江宁开发区为例项目申请案例.doc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状况研究以南京江宁开发区为例项目申请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状况研究以南京江宁开发区为例项目申请案例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状况研究——以南京江宁开发区为例 项目所属 一级专业门 03法学 项目所属 二级专业类 0303社会学类 项目类型 () 个人项目 (√) 团队项目 项目实施时间 起始时间: 2009 年 5 月 完成时间:2010 年 4 月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 年级 学校 所在院系 /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主持人 钟芝 07级 河海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 1585066 9331 342906233@ 成 员 戴星星 07级 河海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专业 1585066 3129 binghebluecao@ 金烨 07级 河海 大学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 1585066 4726 794375661@ 黄婧 07级 河海 大学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 1585067 9626 531842534@ 左文英 07级 河海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306251 8685 670023150@ 导 师 姓名 陈绍军 年龄 43 单位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 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世界移民网络(International Displace and Resettlement Network) 、江苏省水利学会、工程移民专委会。 成果:1.全国水库移民工进单位(集体奖),2001 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2003年,三等奖2项,1项排名第2,1项排名第4;1997年,三等奖1项,排名第4) 3.水利部优秀论文奖(2篇,1997) 4.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参加) 5.厅局级科技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多项(主持或参加),1990-20046.全国、省级学会优秀论文奖(5篇)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在撤县设区以及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征地拆迁涉及近10万名农民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1] 劳动部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报告[R].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编印料,2006. [2] 何格,等.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J].农村经济,2005,(1). [3] 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6,(7). [4] A.英格尔斯等著,顾昕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 李亚华.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6] 赵凌.农民维权重心出现重大变化[N].南方周末,2004209202. [7] 张军,熊联勇. 失地农民市民化中的文化不适与政府责任[J].天府新 论, 2008,(6). [8] 毛丹、王燕锋.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J] .社会学研究,2006,(6). [9] 詹姆斯?C.斯科特,程立昱、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 .社会学研究,2002,(5). [11] 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12] 叶继红.试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J].农村经济,2007,(3). [13]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a,(2). [14] 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6b,(1). [1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16] 朱力.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二、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训练目标、前期准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实践环节、教师指导、项目结题等) 训练目标: 1、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兴趣特点出发,积极思考,一方面巩固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一方面勇于探索,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田野调查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创新训练计划中,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选题、自主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