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场施工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湖南衡阳南岳民用机场建设飞行区土石方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现行的民航机场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民航机场施工及验收规定选用的公路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民航机场施工及验收规定选用的其它的相关标准、规范;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民航系统颁布的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管理法规;国家、当地政府、民航系统颁发的其他政策、法规、标准等现场踏勘所获取的相关信息;
1.3编制原则
1.3.1施工方案所安排的施工工期、施工方法、设备、劳力配备,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建设单位对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3.2施工方案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制的,所定工期,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等有关措施都应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依据和前提。
1.3.3本工程必须按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文件、现行的民航机场相关,雨量充沛。据衡南县气象局近十年的实测资料和2009 年设于跑道西南侧的临时气象站观测统计:衡南县最近十年年平均气温为18.5℃,极端最高气温39.8℃,最低最低气温-2.4 ℃。该区年平均降雨量1312.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36.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62.3 天,平均年雾日18.7 天,平均年雷雨日43 天,衡南县冰雹较少,年平均为0.1 天。衡南县常年风速为1.8m/S,年主导风向为西北,次为北,静风占43.31%,风速0~5m/s,5~6.5 m/s,6.5~10 m/s,>10 m/s的风各占55.93%,0.48%,0.26%,0.014%,最大风速未超过18m/s。湘江环绕拟建场地北、东、南三面,根据衡阳市水文站资料,历年最大洪水流量17700m3/s,最枯流量30 m3/s,平均流量1330 m3/s;最高洪水位标高为57.75m,最低(枯)水位42.43 m。河段水位相对机场规划标高的高差约50 米,对机场建设无威胁性。
2. 1.2.2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根据《湖南省地质图》及《湖南省构造纲要图》,场区位于华南断块区,长江中下游断凹陷中南部的衡阳盆地地区内,在构造体系上位于平(江)——衡(阳)新华夏凹陷带边沿处,属白垩系——第三系陆相稳定盆地。本场地地层属第三系内陆湖泊沉积区,岩性以碎屑岩为主,该套岩性组合区域厚度大于300 米。区域构造以喜山期为主,主要有北北东和北北西向两组。场地内及其外侧邻近地段未见有大的断裂构造通过的痕迹,且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场地对应的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据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勘察场地的覆盖层厚度,计算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15-227m/s, 据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成果及勘察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平均厚度大于15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综合评定场地土类型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地震烈度小于Ⅵ度,无需考虑砂土和粉土液化。
2. 1.3地形地貌
衡阳南岳机场地处衡阳盆地中心,为丘陵地貌。场址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场址东南端点,约114.6米,最低点位于场址中部和西南部,约80米。整个场址内有多处山丘,地形坡度约为5-10度,山上植被发育,以灌木林为主,除少量稻田中的耕土和水塘中的淤泥外,场区内无特殊性岩土分布。跑道南部位于一片山丘之上,属于挖方区,中部和北部属于填方区。
2.1.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据综合工程地质测绘、野外钻探和室内分析研究,该区各岩土体较稳定,勘探期间,未发现岩溶、土洞、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同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踏勘,亦无较大的活动断层通过。除少量稻田中的耕土和水塘中的淤泥外,场区内无特殊性岩土分布。
2.1.5地层岩性
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情况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h)素填土、耕土及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Qpal+pl)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圆砾及卵石;下伏基岩下第三系车江组茶山坳段(E2x1)粉砂质泥岩(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
(1)素填土(Qh):褐黄色,稍密~密实,稍湿,成分主要为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厚3.00~3.50米,。
(2)粘土(Qpal+pl):棕红色~褐黄色,坚硬-硬塑,主要由粘粒和少量粉粒组成,含团块状灰白色高岭土,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具低压缩性。该层分布于场地部分区域层1.80~15.5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