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复习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学概复习提纲

名词: 1 环境(保护法意义上的):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P2 2环境质量: 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P3 3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污染\噪声、热、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物理因素的污染 5 生物多样性 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6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1983年12月,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9 清洁生产: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它能使所用的原料和能量在原料-生产-消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和综合的利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它的正常功能。 10 环境经济学 研究主题决策与其所处环境质量相互影响的学科,主体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际组织;环境质量是指环境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将废水连续通过固体填料(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在填料上大量繁殖微生物,从而形成生物膜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圆盘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等值性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2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P26 3 环境科学产生的2个重要历史阶段: 1生态环境早起破坏阶段 时间范围:从人类出现到产业革命,又称为早起环境问题阶段 A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极地,人类依赖自然环境,以采集天然植物为主,人类主要利用环境,很少有意识改造环境 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逐渐提高,人类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出现了耕作业和渔牧业的劳动分工(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强,产生了相应的生态破坏 砍伐森林,开垦草地,造成地区性生态破坏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 时间范围: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 近代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 18世纪后期欧洲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生产力,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并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 A高度城市化伴随污染的加剧 人口,工业密集,燃煤量、燃油量剧增,空气、水、垃圾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等严重 B C 中国:正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在20 4 试以一次用品(木制或竹制品)为例,全面分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 水的生命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水的生命意义 无色透明 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体一定深度(可见光和波长较长的紫外光),而对生物有害的短波紫外光被阻挡对生命的产生和进化起了关键的作用 2)极好的溶剂 营养物和废弃物的传输 介电常数最高,使电解质电离,对营养物吸收,体内生化反应意义重大3)除液氨外,比热最大;蒸发热极高:白天吸热,晚上放热到大气中,维持地表适宜的温度 (4)4℃密度最大(保护底层生物) (5)冰轻于水 (保护水下生物) 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水體的污染: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劇增、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使得油類、重金屬、酸、鹼、放射性物質、氟化物、苯酚、醛等人口合成物質大量進入水循環系統,使水體超過了其涵容淨化能力而導致水體污染問題嚴重,使目前地球上的河流、湖泊、雨水、地下水、海水皆被污染,不僅造成水資源匱乏,水質惡化更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的健康。 水文網的改變:人類為了農田灌溉、水力發電、生活用水,或者防範水患的發生,建造各種水利工程,且隨著人口的劇增、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各種水利工程的數量與規模愈來愈龐大,而嚴重干擾水文網,另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土地的不當開發與利用,破壞了涵養水分的能力。在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人工引水常造成主流量減少,甚至完全斷流,也造成內陸湖泊水位下降、湖面收縮甚至乾枯消失。由於人類對水資源的大量消耗使水資源得不到適當的補充,而出現水資源危機,進而因水資源的爭奪而引起社會動盪甚至爆發戰爭。海水面的上升:由於全球暖化引發的冰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