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与科技教育 - 国立成功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ppt

科技史与科技教育 - 国立成功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史与科技教育 - 国立成功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科學家到底可以期待科學史什麼? 成功大學歷史系 陳恒安 2006/11/24 Center for Biology and Society and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t Arizona University MBL-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istory of Biology Seminar 2007 Topic:?What’s the Value of History for Science? Course Date: May 14-20 Application Deadline: February 1st, 2007 科技與人文社會知識的鴻溝 鴻溝存在嗎? 現狀:廣泛聽到要求科技與人文對話 鴻溝的確存在 兩種文化 科學戰爭 醫「病」不醫「人」 常見的「科技與人文」 I 科技與人文對話,創新與創意激盪資策會邀請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蒞會演講,揭開二十五週年會慶活動序幕 駐澳代表處科技組 策略九、調和人文與科技 促成科技與人文對話,推動「科技與人文對話論壇」,規劃若干對當前社會與 教育學術界有重要意義之課題,邀請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對談。推動科技與人文合作研究,經由「科技與人文對話論壇」產生可由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合作的題材。藉由整合型計畫的推動,促使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者 共同加入兼具科技與人文層面的重大課題研究 常見的「科技與人文」 II 交大浩然圖書館。 一進二樓大廳,由西安交通大學贈送的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正散發著交通大學百年薪傳的歷史光輝,它與航太高科技材質設計的新書展示區、電腦檢索區,形成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加強科學倫理和道德建設,需要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緊密結合起來,超越科學的認知理性和技術的工具理性,而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關注科技的發展,保證科技始終沿著為人類服務的正確軌道健康發展。(2002年12月17日《人民政協報》) 人文與科技發展 有什麼影響? 對科技發展前景似乎沒什麼影響 目前溝通方式: 醫學院醫學人文課程 通識教育選課 逢甲大學:資電科技與人文 台灣大學:科技與人文對話 靜宜/弘光:科技與人文(倫理)對話 成功大學:工程倫理 台灣科大:科技與人文 人文與科技對話 學科分類思考積習難改 人文社會學科對科技而言 非錦上添花:科技專家寫詩、畫畫、玩音樂、科學家談人生哲學 應有助了解社會文化條件,創造出更適合的科技 即使理想如此 對話能在哪裡發生?? 方法學、認識論與發展歷史 在醫學院中醫護療史會是 兩種文化的橋樑嗎?! 醫療史在臺灣目前的狀態 學院內正式編制:歷史系所 清大歷史研究所科技史組,科技與社會組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學院內外散兵游勇 其他歷史系、通識中心師資 中研院史語所 中研院台史所 醫學院 「醫學與身體史」課程 北醫醫學人文所 - 醫學與歷史(劉士永 中研院助研究員) 台北大學歷史系 - 十九世紀的科學、醫學與文化(王文基助教授) 高醫性別所 - 醫學史 (黃俊雄教授、傅大為教授) 西方醫學通史(李尚仁 中研院助研究員) 高醫性別所 - 性、生物史與身體史(王秀雲助教授) 政大歷史系 - 近代歐洲醫療、社會與文化史(陳秀芬助教授) 清華歷史所 - 現代醫學與衛生史(雷祥麟副教授) 清華歷史所 - 精神醫學史(王文基兼任助教授) 清大歷史所-醫療與身體史 (傅大為老師) 「性別與醫療」課程 高醫性別所 - 性別與醫療 (傅大為教授) 高醫性別所 - 性別與醫療 (成令方 助教授) 陽明社區護理所 - 婦女健康與醫療(盧孳豔教授) 高醫性別所 - 性別、醫療與社會(王秀雲助教授) 「社會、公民與衛生」課程 台大社會系 - 科技與民主 (陳東升教授、林國明副教授) 高醫醫社系 - 醫學社會學 (高醫醫社系邱大昕) 台大社會所 - 醫療社會學(吳嘉苓副教授) 成大公衛所 - 公共衛生(呂宗學副教授) 清大社會所-醫療社會學:由人到科技(林文源助理教授) 陽明醫學系 - 公共衛生 (鄧宗業) 醫學院在成大設立其主旨 (1)以綜合大學之師資與教育資源,替國家教育並培養具有人文與科學兩方面廣博知識的醫師及其他與醫療有關之各領域人才。 (2)養成能適應二一世紀的環境,為民眾服務的醫、護、療等人員。 (3)培養能自我長進,擴增知識,能跟著時代進步的醫、護、療人員。 (4)培養有高度預防醫學知識的醫療人才。 (5)培養有高度群體醫學知識的醫療人才。 (6)培養對病患行為,尤其對精神方面有深度知識的醫療人才。 (7)培養有高水準道德觀念的醫療人才。 在「教師的培育及成長」中落實「人文教育」 成大醫學系的教育目標,可類推為其他學系(護理、醫技、物治、職治)的目標,基本精神都是為了「培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